[發明專利]抗人IgM單克隆抗體、其雜交瘤細胞株及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296837.3 | 申請日: | 2018-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17315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04 |
| 發明(設計)人: | 黃家菊;王磊;舒川;李嵐敏;何濤;龍騰鑲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邁克生物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N5/20 | 分類號: | C12N5/20;C07K16/42;G01N33/68;G01N33/577;G01N33/569;C12R1/91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王子曄;張穎玲 |
| 地址: | 611730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雜交瘤細胞株 單克隆抗體 人IgM 分泌單克隆抗體 風疹病毒感染 特異性結合 體外檢測 早期診斷 抗人IgM 試劑盒 抗體 可用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雜交瘤細胞株及其所分泌單克隆抗體,所述抗體能與人IgM特異性結合,并可用于人IgM的體外檢測,尤其適合用于風疹病毒感染的早期診斷。本發明還涉及包括所述雜交瘤細胞株或單克隆抗體的試劑盒。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單克隆抗體,特別涉及一種抗人IgM的單克隆抗體。
背景技術
免疫診斷試劑是體外診斷試劑的主要類型之一。其利用抗原與抗體互相結合的特異性反應來進行定性或定量的診斷,無論是技術還是市場,此類試劑在目前所有診斷試劑產品中發展最快。
病原微生物感染人體后,在刺激誘導體液免疫應答的過程中IgM型抗體最先產生,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診斷是進行早期、有效治療的前提,特別是對于起病急,病情兇險的感染性疾病,早期診斷尤為重要,由于感染后機體最先出現的抗體為IgM型抗體,故檢測發病初期患者血液中特異性IgM抗體在臨床早期診斷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存在一些關于抗人IgM單克隆抗體的研究,如專利文獻WO 2010026758A1中公開了一種抗人IgM單克隆抗體,該專利旨在解決多克隆抗體特異性低的問題,并著重考察了單克隆抗體誘導人IgM之間凝集的性質并驗證了其抑制非特異反應的效應,但并未關注于該抗人IgM單克隆抗體用于體外診斷試劑時的系統性評價(如、抗體效價、交叉反應性、穩定性、檢測靈敏度及特異性等),因而,該抗體是否適于制備體外診斷試劑是不明確的。
又例如,廈門波生生物抗人IgM單克隆抗體是常見的商品化抗人IgM單克隆抗體,但是其穩定性欠佳,從而在用于免疫診斷抗體時存在不足。
實際上,篩選用于制備體外診斷試劑的單克隆抗體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首先要獲得很好的抗原,來制備足夠多的抗體,然后對抗體進行系統的評價,獲得具有臨床相關性的候選抗體,再開發成檢測試劑。其中,抗體效價、交叉反應性、穩定性和臨床效果等均是重要的評價因素,如抗體效價高低反映了一定濃度下與抗原反應的最低滴度,滴度越低效價越高;抗體交叉反應性可影響該抗體的特異性;抗體的穩定性會直接影響最終結果的可靠性,而穩定性較差的抗體對保存條件、操作條件要求更高,從而降低了其作為診斷試劑的實用性及結果的可靠性,并不可避免地引起成本的上升;臨床試驗則用來說明抗體在診斷某種特定疾病時的效果。
因此,為了在體外診斷方面的應用,本領域急需系統性評價結果較佳,且尤適用于病原感染的早期診斷的單克隆抗體。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抗人IgM單克隆抗體、分泌該抗體的雜交瘤細胞株、含上述單克隆抗體或雜交瘤細胞株的試劑盒以及它們在檢測人IgM中的用途。通過系統性評價,所述抗體在各方面均有較佳表現,從而適合作為免疫診斷試劑用于制備體外診斷試劑盒,尤其適合制備風疹病毒早期診斷試劑盒。
為此,本發明人進行了大量研究,通過人IgM來免疫小鼠,細胞融合后經有限稀釋法克隆至少4次,直到達到單克隆,從得到的眾多克隆中篩選到1株能穩定分泌抗體的新型雜交瘤細胞株(Hybridoma)IgM-5,并于2018年3月8 日將其保藏于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中國.武漢.武漢大學,保藏編號為CCTCC NO:C201847,從而完成了本發明。
在第一個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雜交瘤細胞株,其保藏于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保藏編號為CCTCC NO:C201847。
在第二個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單克隆抗體,所述單克隆抗體能夠與人 IgM特異性結合。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單克隆抗體不與人IgG、鼠IgG、兔IgG或牛IgG 結合。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單克隆抗體的中值效價為138900且在反復凍融、長期保存、熱加速惡劣條件下具有更優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在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單克隆抗體是由本發明的雜交瘤細胞株分泌的抗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邁克生物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四川邁克生物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9683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