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桂花的種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295246.4 | 申請日: | 2018-04-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754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8 |
| 發明(設計)人: | 彭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達水橋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7/00 | 分類號: | A01G17/00;A01B79/02;A01C21/00;A01G24/10;A01G24/20 |
| 代理公司: | 長沙中海宏圖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24 | 代理人: | 梁鉅喜 |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移苗 壯苗 成活率 桂花 整地 配制 種植 桂花樹 無機肥 覆土 移入 成活 移植 生長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桂花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整地培園;2)配制移苗料;3)移苗;4)壯苗。本發明主要通過整地培園為移植創造理想的大環境,再通過配制專門的移苗土促進移入苗快速成活,同時結合半覆土式移苗使新苗成活率在99.2%以上,還通過有機和無機肥的交替壯苗,促進了桂花樹的后期生長。本發明方法技術簡單,通過多次試種,成活率幾乎能達到百分百,提高了種植效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種植領域,特別指一種桂花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桂花是木犀屬的代表種,我國傳統十大名花之一,它以花具有濃馥香氣及常年綠色而為人們喜愛并享譽古今中外,因此桂花人工栽培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桂花是木犀屬的代表種,其栽培歷史已達千年以上。另外桂花的花及從花中提煉的香精等不僅具有食用和藥用價值,而且兼有美容和保健功能,在國內外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在廣闊的市場面前,對桂花樹的規模化、基地化、集約化栽培已是刻不容緩的事業。但是,在目前的桂花種植過程中,移植后極易出現死苗現象,頻繁的補苗不僅增加勞動強度,也增加了種植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點和問題加以改進和創新,提供一種桂花的種植方法。
本發明包括以下步驟:
1、整地施肥:頭年5-6月,對選好的種植園地進行清除雜草、灌木叢2-3次;7-9月對全園平整,并深翻曬園2-3次,熟化土壤;種植當年2月,每隔2-3m的行距上開深溝起種植壟,在深溝內從下至上依次鋪設秸稈草層、有機肥層和覆土層,并覆膜肥化1個月。
2、配制移苗料:將園內壤土、草木灰和廄肥混合均勻并消毒后,加水裝袋封存15-20天得移苗料,其間保持混合料含水量為35-40%。
3、移苗:按間距為2.5-3米、深40-50厘米挖移植坑,挖開的坑先均撒一層石灰粉,2-3天后再進行移苗;移苗前先在坑內填入二分之一的移苗料,并將選好的桂花苗植入坑中澆水定植;待移苗成活后再覆土將移植坑完全填住,并施水肥。
4、壯苗:移苗一個月后,在桂花樹相對應的兩側沿樹冠滴水線位置開設施肥溝,以桂花樹適用的有機肥和無機肥交替施用的方式每三個月追肥一次,至移苗后1年;此后按常規桂花樹栽培方法進行施肥、灌排水、防治病蟲害、修剪。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的配制移苗料的壤土、草木灰、廄肥的使用重量比為40-50:10-15:12-20。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的水肥為按每株廄肥8kg、復合肥1kg、石灰粉0.2kg用水稀釋后使用。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的壯苗中有機肥的施用量為40-50kg/株,無機肥的施用量為15-20kg/株,每次開溝施用后需覆土培草。
本發明的優點及有益效果:
本發明主要通過整地培園為移植創造理想的大環境,再通過配制專門的移苗土促進移入苗快速成活,同時結合半覆土式移苗使新苗成活率在99.2%以上,還通過有機和無機肥的交替壯苗,促進了桂花樹的后期生長。本發明方法技術簡單,通過多次試種,成活率幾乎能達到百分百,提高了種植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為便于理解本發明,下面給出了本發明的幾個實施例。但是,本發明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本發明的公開內容更加透徹全面。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本發明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發明。
實施例1:
1、頭年5月,對選好的種植園地進行清除雜草、灌木叢2次。7月對全園平整,并深翻曬園3次,熟化土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達水橋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湖南達水橋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9524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