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緩存管理方法、介質、系統和電子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295031.2 | 申請日: | 2018-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3661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5 |
| 發明(設計)人: | 謝家全;林耀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網易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2/0891 | 分類號: | G06F12/0891;G06F12/0871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鄢功軍 |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緩存 管理 方法 介質 系統 電子設備 | ||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緩存管理方法,包括,獲取用于訪問第一接口的訪問請求,確定與所述第一接口相關聯至少一個第二接口,以及刪除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接口的緩存數據。該方法利用接口之間的關聯性管理緩存中的數據,使緩存中及時清理掉過期的數據,提高接口的訪問效率。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還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一種緩存管理系統以及一種電子設備。
技術領域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涉及互聯網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涉及一種緩存管理方法、介質、系統和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本部分旨在為權利要求書中陳述的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處的描述不因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認是現有技術。
緩存(Cache)是指可以進行高速數據交換的存儲單元,它優先于內存與CPU交換數據,因此速率很快,通常在開發應用中,更多的指向對頻繁訪問數據的存儲措施,是已獲取數據的復制品,優先于實際數據的訪問策略,從速率上來說緩存的讀取更快,體驗更好,當所需的數據確實已經在緩存中存在時,我們稱之為命中。
然而,在一些情況下,緩存中的某些數據已經失效,需要引入一定的策略保證其他程序不至于讀取過期的數據,常用的方法分為手動清空和自動清空,手動清空多指手動去清除指定緩存數據,自動清空指的是給系統設定一個前提的條件,當系統滿足該條件后,去清空緩存。
現有的接口緩存技術,是基于HTTP實現,實現的基本原理即在HTTP的請求和響應頭部,加入一些關鍵字段,如超時時間、標簽版本、和上次修改日期等。
發明內容
但是,現有的接口的緩存策略比較基本,針對冪等接口可以緩存,非冪等接口則不緩存,在很多場景下,該策略并不能很好地管理緩存,一些失效數據不能及時刪除,導致接口訪問效率較低。
為此,非常需要一種改進的緩存管理方法,能夠解決現有技術中接口訪問效率較低的技術問題,實現針對性管理緩存數據,提高接口訪問效率的技術效果。
在本上下文中,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期望提供一種緩存管理方法、介質、系統和電子設備。
在本發明實施方式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種緩存管理方法,包括,獲取用于訪問第一接口的訪問請求,確定與所述第一接口相關聯至少一個第二接口,以及刪除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接口的緩存數據。
根據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所述確定與所述第一接口相關聯至少一個第二接口包括,獲取所述第一接口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與所述第一接口相關聯的至少一個第二接口的信息,以及根據所述至少一個第二接口的信息確定至少一個第二接口。
根據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所述配置信息還包括所述第二接口的刪除優先級,所述刪除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接口的緩存數據包括,基于所述配置信息,優先刪除具有較高刪除優先級的第二接口。
根據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在第二接口的緩存數據包括多個子數據的情況下,所述配置信息還包括所述第二接口的子數據的標識信息,所述刪除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接口的緩存數據包括,根據所述標識信息,刪除所述第二接口的緩存數據中的部分子數據。
根據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被存儲為由多個鍵值對構成的對象結構。
根據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所述配置信息還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所述第一接口的方法類型,其中,所述方法類型包括冪等方法或者非冪等方法,并且/或者,所述第一接口的緩存數據的使能狀態,在處于非使能狀態的情況下,不緩存所述第一接口的數據。
根據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在所述第一接口的方法為冪等方法的情況下,所述方法還包括,若所述訪問請求所請求的第一接口數據存在于緩存中,則在使用所述緩存中的數據響應訪問請求后,更新所述緩存中的第一接口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網易寶有限公司,未經網易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9503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