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負載Pt的二氧化鈦/羥基磷灰石核殼結構復合光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294750.2 | 申請日: | 2018-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4353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16 |
| 發明(設計)人: | 種瑞峰;常志顯;王新收;范洋洋;王建紅;張凌;李德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J23/42 | 分類號: | B01J23/42;B01J35/00;B01D53/62;B01D53/86 |
| 代理公司: | 鄭州聯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時立新;付艷麗 |
| 地址: | 475001***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負載 pt 氧化 羥基 磷灰石 結構 復合 光催化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負載Pt的TiO2/羥基磷灰石核殼結構復合光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該復合光催化劑的核為TiO2納米棒,殼為羥基磷灰石,且該羥基磷灰石殼層上負載有Pt,所述TiO2納米棒的長度為150?500 nm,直徑為50?80 nm,羥基磷灰石殼層的厚度為2?10 nm。本發明所述復合光催化劑中的TiO2相和羥基磷灰石相的兩相界面接觸良好、緊致,且羥基磷灰石層覆蓋層均勻,厚度可控性強。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TiO2光催化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負載Pt的TiO2/羥基磷灰石核殼結構復合光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CO2作為引起全球氣候變化的主要溫室氣體之一,對未來人類生存環境和地球生態系統造成了嚴重威脅。空氣中CO2濃度的顯著增加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全球性問題,如何有效的降低空氣中的CO2的含量并合理利用CO2已成為全球亟待解決的戰略課題。目前,在物理利用CO2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開發了如微生物分離固定技術、海洋和地下深層儲存技術等。但物理過程只是改變了CO2的存在形式及位置,并不能從根本上降低環境中CO2的含量。采用熱化學、電化學或光催化技術將CO2轉化為高附加值的燃料是實現CO2減排和循環利用的重要手段。然而,熱化學和電化學過程需要繼續消耗化石能源為反應提供能量,所用的化石能源在燃燒過程中又會排放更多的CO2。相反,光催化技術利用清潔可再生的太陽能為驅動力轉化CO2為高附加值的燃料,一方面可以降低大氣中的CO2濃度、緩解溫室效應,另一方面可以減少人類對化石資源的依賴,有效解決能源短缺和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
光催化還原CO2技術是利用太陽能激發半導體光催化材料產生光生電子-空穴,是CO2和H2O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產生CO,CH4和CH3OH這些碳氫燃料。該過程在常溫常壓下進行,原料簡單易得,采用太陽能提供能量,從根本上實現碳材料的循環使用,被認為是最具前景的 CO2 轉化方法。TiO2 是一種重要的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材料,具有化學穩定性好、催化活性強、廉價無毒等特點。自1979 年日本學者Inoue等報道TiO2光催化還原CO2 和氣態 H2O生成多種有機物,這一發現讓人們開始利用半導體光催化還原CO2,實現人工模擬光合作用的可能性(Inoue, T., et al. Nature 1979, 277, 637.)。但由于TiO2光激發產生電子與空穴的表面和體相復合率較高,導致量子利用率低,嚴重制約著TiO2 光催化還原CO2效率的大幅提高。為了提高催化劑的光催化活性和產物選擇性,通常在TiO2表面負載金屬如Pt、 Pd、Cu 、Ag、 Ru、 Rh 和 Au等作為助催化劑 (Ishitani O., et al., J Photochem.Photobiol. A, 1993, 72: 269; Tseng I. H., et al., J Catal, 2004, 221: 432;Varghese O. K. et al, Nano Lett, 2009, 9, 731)。大量研究表明,負載助催化劑后,其光催化活性提高的原因主要是TiO2 費米能級比金屬的費米能級高,在光的照射下生成的電子向費米能級低的金屬方向發生遷移,并聚集在金屬表面,從而使光生電子和空穴分離,由此提高光催化活性。除此之外,CO2在催化劑的表面吸附和活化也是制約其轉化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CO2在TiO2表面上的吸附以線性吸附為主,這就導致線性CO2單電子還原為彎曲的CO2·-需要克服較高的反應能壘(CO2/CO2·- 氧化還原電位為?1.90 V vs NHE,pH7.00)。近期研究表明(Li, Q., et al.,. Appl. Surf. Sci., 2014. 319, 1;Liu, L.,et al., Catal. Sci.. Technol., 2014, 4,1539;Manzanares, M., et al., Appl.Catal. B: Environ., 2014. 150-151, 57; Xie, S., et al., ACS Catalysis, 2014.4, 3644; Liu, L., Chem. Commun., 2013. 49, 3664; Xie, S., et al., Chem.Commun., 2013. 49, 2451.),采用堿性金屬氧化物MgO作為載體,制備負載型的TiO2復合光催化劑可以增強CO2在催化劑表面的化學吸附能力。由于CO2在MgO表面吸附形成單齒碳酸鹽具有較大的結構彎曲,有利于CO2單電子還原反應的進行,從而提高了光催化還原CO2效率。但是,在該體系中,部分CO2會在MgO表面以穩定結構的雙齒碳酸鹽形式存在,導致MgO/TiO2催化劑碳酸化中毒。因此,仍需進一步開發新型堿性材料和半導體復合材料,使其既能增強催化劑與CO2之間結合力,又能同時避免催化劑中毒的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大學,未經河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9475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