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建筑與小區雨水控制利用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291465.5 | 申請日: | 2018-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121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02 |
| 發明(設計)人: | 黃屹;于搏海;王賢萍;解明利;林德高;孫燁;樓誠 | 申請(專利權)人: | 嘉興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3F1/00 | 分類號: | E03F1/00;E01C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華進聯浙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李麗華 |
| 地址: | 314050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雨水 傳輸設施 雨水控制 標高 濕地 小區 生態 匯流 基礎設施建設 生態循環 下滲 養護 儲存 水資源 凈化 節約 排放 建設 | ||
本發明涉及建筑與小區雨水控制利用系統。所述建筑與小區雨水控制利用系統,用于包括建筑和道路的區域,包括生態傳輸設施以及雨水濕地,所述生態傳輸設施設置于所述建筑周圍,所述生態傳輸設施的標高大于所述雨水濕地的標高且小于所述道路的標高;所述雨水濕地及/或所述生態傳輸設施接收所述道路匯流的雨水;及/或,所述生態傳輸設施將接收的雨水匯流至所述雨水濕地。本發明所述建筑與小區雨水控制利用系統用于包括建筑和道路的區域,不僅可以實現雨水的下滲處理和自然排放,還能實現雨水的凈化、儲存和生態循環利用,節約了水資源且基本杜絕了雨污混接問題,同時還減少灰色設施的建設,降低基礎設施建設和養護的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工程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建筑與小區雨水控制利用系統。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許多城市在汛期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內澇,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了重大損失。建筑與小區是城市雨水排水系統的起端,占據了城市近70%的面積。在建筑與小區的的開發建設中,對原有下墊面進行了改造,增加了場地的不透水面積,降低了場地對雨水的滲透和吸納能力,使區域內徑流總量和洪峰流量增加。同時改變了場地原有的自然排水方式,采用管道快速排放,使洪峰流量增加,洪峰出現時間提前,這些都使得建筑與小區的開發建設成為了城市內澇頻繁發生的一大誘因。
另外,城市地表徑流污染是僅次于農業污染的第二大面源污染,城市地表雨水徑流中含有懸浮物質、有機物、重金屬、碳氫化合物等污染物質。建筑與小區在城市中占比面積最大,研究表明,小區屋面雨水徑流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懸浮物和有機污染物,其中初期雨水中的COD最高可達300mg/L,SS濃度最高可達500mg/L,遠高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中對Ⅴ類水的水質要求。
我國是水資源較為貧乏的國家,地下水超采嚴重,產生了一系列問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地面硬化率的增加使得雨水對地下水的補充被阻隔,路面及周邊小區的雨水從城市雨污水管網白白流走,浪費了大量寶貴的雨水資源,因此,實現雨水的綜合利用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目前在建筑與小區的設計中,通常場地設計時主要考慮交通、建筑和景觀設計,較少考慮雨水的生態自然排放。綠地設計時也以景觀為主,并未充分利用有效的綠化空間,以實現雨水的就地入滲、徑流排放以及生態功能;場地排水設計以雨水管道等灰色基礎設施為主,目的是將雨水快速排放,不僅導致基礎設施建設成本較高,而且使區域內澇更易發生,也未充分利用雨水資源。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建筑與小區雨水控制利用系統,所述建筑與小區雨水控制利用系統用于包括建筑和道路的區域,不僅可以實現雨水的下滲處理和自然排放,還能實現雨水的凈化、儲存和生態循環利用,節約了水資源且基本杜絕了雨污混接問題,同時還減少灰色設施的建設,降低基礎設施建設和養護的成本。
一種建筑與小區雨水控制利用系統,用于包括建筑和道路的區域,包括生態傳輸設施以及雨水濕地,所述生態傳輸設施設置于所述建筑周圍,所述生態傳輸設施的標高大于所述雨水濕地的標高且小于所述道路的標高;
所述雨水濕地及/或所述生態傳輸設施接收所述道路匯流的雨水;及/或,所述生態傳輸設施將接收的雨水匯流至所述雨水濕地。
上述建筑與小區雨水控制利用系統具有以下優點:第一、充分利用場地的綠化空間和豎向標高,合理布置各項雨水生態設施,能夠削減小區的初期雨水徑流污染、削減及延緩洪峰流量、實現雨水的下滲處理和自然排放。第二、雨水主要依賴生態傳輸設施和雨水濕地的下滲處理和自然排放,可有效避免暗管鋪設,減少因施工管理不善造成的雨污串接,有效減少入河污染物,提高水質環境。第三、可以減少或基本取消灰色設施的建設,降低基礎設施建設和養護的成本。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道路下方設置有連通所述生態傳輸設施的排水設施。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道路具有連通所述建筑的出入口,所述排水設施設置在所述出入口下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嘉興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嘉興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9146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除味節水小便池
- 下一篇:一種海綿城市雨水收集灌溉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