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多變量塊交叉相關性剔除的非高斯過程監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280156.8 | 申請日: | 2018-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7596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30 |
| 發明(設計)人: | 潘茂湖;童楚東;俞海珍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5B19/418 | 分類號: | G05B19/4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5211 浙江省寧波***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多變 量塊 交叉 相關性 剔除 非高斯 過程 監測 方法 | ||
1.一種基于多變量塊交叉相關性剔除的非高斯過程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離線建模階段的實施過程如下所示:
步驟(1):采集生產過程對象中所有生產單元正常運行狀態下的樣本數據,組成訓練數據集X∈Rn×m,并對其進行標準化處理,得到均值為0、標準差為1的新數據矩陣其中,n為訓練樣本總數,m為過程對象所有測量變量的個數,R為實數集,Rn×m表示n×m維的實數矩陣;
步驟(2):根據各測量變量的生產單元歸屬,將m個測量變量分成C個不同的變量子塊,其中C表示過程對象中生產單元的個數;
步驟(3):依據C個不同的變量子塊將矩陣對應地分成C個不同的子矩陣X1,X2,…,XC,其中mc為第c個變量子塊中變量個數且滿足條件∑mc=m;
步驟(4):將第c個子矩陣Xc做為回歸模型的輸出,同時將Y=[X1,…,Xc-1,Xc+1,…XC]做為回歸模型的輸入,利用偏最小二乘算法(Partial Least Square,PLS)建立輸入-輸出之間的回歸模型:
Xc=YΘc+Ec (1)
上式中,Θc為回歸矩陣,為回歸模型誤差;
步驟(5):重復步驟(4)直至得到C個PLS模型,并將回歸模型誤差E1,E2,…,EC合并成一個誤差矩陣E=[E1,E2,…,EC]∈Rn×m;
步驟(6):將誤差矩陣E作為新的訓練數據矩陣,對其中的每一列實施標準化處理,得到均值為0,標準差為1的新數據矩陣
步驟(7):對實施白化處理,將其轉換成數據矩陣F∈Rn×M,并保留白化轉換矩陣G∈Rm×M,其中M為白化轉換向量個數;
步驟(8):利用獨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算法為數據矩陣F∈Rn×M建立非高斯模型,保留分離矩陣W與混合矩陣A;
步驟(9):根據公式與分別計算獨立成分矩陣S與殘差矩陣
步驟(10):根據公式I2=diag[SST]與分別計算訓練數據對應的監測統計量I2與SPE,并找出I2與SPE中最大值分別記錄為與SPElim;
在線監測的實施過程如下所示:
步驟(11):收集新采樣時刻的數據樣本x∈R1×m,對其實施與步驟(1)中相同的標準化處理得到新數據向量
步驟(12):根據步驟(2)中的C個不同的變量子塊,對應地將樣本向量對應地分成C個不同的子向量x1,x2,…,xC;
步驟(13):調用步驟(4)中建立的第c個PLS模型,根據如下所示公式計算出多變量塊相關性剔除后的誤差ec:
ec=xc-yΘc (2)
上式中,y=[x1,…,xc-1,xc+1,,xC];
步驟(14):重復步驟(13)直至得到C個誤差e1,e2,…,eC,并將這些誤差合并成一個誤差向量e=[e1,e2,…,eC];
步驟(15):對誤差向量e實施與步驟(6)中相同的標準化處理得到新向量
步驟(16):根據如下所示公式計算監測統計指標I2與SPE:
上式中,上標號T表示矩陣或者向量的轉置;
步驟(17):判斷是否滿足條件:且SPE≤SPElim;若是,則當前監測時刻系統處于正常運行狀態,返回步驟(11)繼續實施在線故障監測;若否,則當前采樣數據來自故障工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大學,未經寧波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80156.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對話式機器管理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環境控制系統的無線組網設備控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