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聚集誘導發光性質的化合物在檢測納米粒子分散性中的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273043.5 | 申請日: | 2018-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0799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5 |
| 發明(設計)人: | 張振琦 | 申請(專利權)人: |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K11/00 | 分類號: | C09K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董天寶;于寶慶 |
| 地址: | 100015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聚集 誘導 發光 性質 化合物 檢測 納米 粒子 分散性 中的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具有聚集誘導發光性質的化合物在檢測納米粒子分散性中的應用。本發明將具有聚集誘導發光性質的化合物修飾在納米粒子的表面,使納米粒子的分散狀態或者聚集和聚沉狀態可以通過化合物受激發后的發光狀況展現出來,從而可利用肉眼對納米粒子的分散性進行判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納米材料領域,特別涉及具有聚集誘導發光性質的化合物在檢測納米粒子分散性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納米材料通常具有特殊的力學、光學、磁學、電學、催化等特性,因此具有重要的使用價值。例如ZnO、ZnMgO納米粒子可以作為QLED中的電荷傳輸層;Fe3O4磁性納米粒子可以用于生物分離、磁熱療、靶向給藥和磁共振造影;納米Ag可以用于抗菌、催化、導電油墨等;金屬催化劑如Fe、Co、Ni、Pd、Pt制成納米微粒,可大大改善催化效果,30nm的Ni粉可將有機化學加氫或脫氫反應速率提高15倍;常規Si3N4陶瓷的燒結溫度高于2000℃,而納米Si3N4的燒結溫度可降至1500~1600℃,同時硬度和強度比普通陶瓷高出4~5倍。
但是納米材料的特殊性能都是由于其納米尺度引起的,一旦納米粒子聚沉,其性能將受到嚴重影響。而納米粒子由于尺度小,比表面積大,在電荷作用或碰撞作用中很容易發生聚沉現象。非常嚴重的聚沉會導致析出沉淀,可以直接肉眼判斷。而絕大多數的聚沉肉眼不可觀測,需借助掃描電子顯微鏡(SEM)、透射電子顯微鏡(TEM)、粒徑儀等儀器測試進行判斷,增加了使用者判斷聚沉情況的難度。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具有聚集誘導發光性質的化合物在檢測納米粒子分散性中的應用,將具有聚集誘導發光性質的化合物修飾在納米粒子表面,從而可以通過肉眼判斷納米材料是否聚沉。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具有聚集誘導發光性質的化合物在檢測納米粒子分散性中的應用。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具有聚集誘導發光性質的化合物選自下列結構中的一種或多種:
其中,R1、R2、R3、R4、R5和R6各自獨立地選自化學鍵、氫、飽和烷基、不飽和烷基、雜烷基、環烷基、雜環烷基、芳基、雜芳基、烷氧基中的一種;
X1、X2、X3、X4、X5和X6各自獨立地選自氨基、羥基、巰基、羧基、磺酸基、膦和氧膦中的一種;
m1、m2、m3、m4、m5和m6各自獨立地為1、2或3;
n1、n2、n3、n4、n5和n6各自獨立地為0、1、2或3且不同時為0;以及
Y選自C、O、N、S、Si中的一種。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納米粒子選自金屬納米粒子、無機納米粒子、聚合物納米微球和有機-無機雜化納米粒子中的一種或多種。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金屬納米粒子選自Fe、Co、Ni、Pd、Pt、Ag和Au中的一種或多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7304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