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流量分析的防網絡沉迷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272720.1 | 申請日: | 2018-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1785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13 |
| 發明(設計)人: | 劉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謝安昆;宋志強 |
| 地址: | 518057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流量 分析 網絡 沉迷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提出一種基于流量分析的防網絡沉迷方法和裝置,其中,方法包括:獲取客戶端發送的流量包;識別流量包是否隸屬防沉迷應用,如果流量包隸屬于防沉迷應用,根據流量包,確定客戶端當前所登錄的用戶;獲取用戶在防沉迷應用中的使用數據;如果使用數據滿足預設的防網絡沉迷條件,則禁止在防沉迷應用與對應的服務器之間繼續傳輸流量包。該方法能夠實現當用戶在防沉迷應用中的使用數據滿足預設的防網絡沉迷條件時,禁止在防沉迷應用與對應的服務器之間繼續傳輸流量包,由此可以切斷服務器和客戶端之間的通信,從而對每個用戶和用戶在防沉迷應用中的使用數據進行限制,例如對用戶使用防沉迷應用的時長、頻率或時段進行限制,進而防止用戶網絡沉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互聯網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流量分析的防網絡沉迷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終端設備(例如智能手機、電腦等)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未成年人可以接觸到終端設備,以及使用終端設備隨時隨地上網。由于未成年人缺乏對自我的控制能力,從而導致未成年人沉迷于互聯網或網絡游戲。
現有技術中,通過用戶登記個人信息(例如身份證號),而后對個人信息使用互聯網的時長進行限制,從而達到限制用戶玩網絡游戲和上網時長。
這種方式下,如果用戶登記的是虛假的個人信息,則將難以限制該用戶使用互聯網的時長,從而導致用戶沉迷于互聯網或網絡游戲。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
為此,本發明提出一種基于流量分析的防網絡沉迷方法,當使用數據滿足預設的防網絡沉迷條件時,禁止在防沉迷應用與對應的服務器之間繼續傳輸流量包,由此可以切斷服務器和客戶端之間的通信,從而對每個用戶和用戶在防沉迷應用中的使用數據進行限制,例如對用戶使用防沉迷應用的時長、頻率或時段進行限制,進而防止用戶網絡沉迷。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一方面實施例提出了一種基于流量分析的防網絡沉迷方法,包括:
獲取客戶端發送的流量包;
識別流量包是否隸屬防沉迷應用,如果流量包隸屬于所述防沉迷應用,根據流量包,確定所述客戶端當前所登錄的用戶;
獲取所述用戶在所述防沉迷應用中的使用數據;
如果所述使用數據滿足預設的防網絡沉迷條件,則禁止在所述防沉迷應用與對應的服務器之間繼續傳輸流量包。
本發明實施例的基于流量分析的防網絡沉迷方法,通過獲取客戶端發送的流量包;識別流量包是否隸屬防沉迷應用,如果流量包隸屬于防沉迷應用,根據流量包,確定客戶端當前所登錄的用戶;獲取用戶在防沉迷應用中的使用數據;如果使用數據滿足預設的防網絡沉迷條件,則禁止在防沉迷應用與對應的服務器之間繼續傳輸流量包。本實施例中,通過當使用數據滿足預設的防網絡沉迷條件時,禁止在防沉迷應用與對應的服務器之間繼續傳輸流量包,由此可以切斷服務器和客戶端之間的通信,從而對每個用戶和用戶在防沉迷應用中的使用數據進行限制,例如對用戶使用防沉迷應用的時長、頻率或時段進行限制,進而防止用戶網絡沉迷。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另一方面實施例提出了一種基于流量分析的防網絡沉迷裝置,包括:
第一獲取模塊,用于獲取客戶端發送的流量包。
識別模塊,用于識別流量包是否隸屬防沉迷應用。
確定模塊,用于在流量包隸屬于所述防沉迷應用時,根據流量包確定所述客戶端當前所登錄的用戶。
第二獲取模塊,用于統計獲取所述用戶在所述防沉迷應用中的使用數據。
禁止模塊,用于在所述使用數據滿足預設的防沉迷條件時,則禁止在所述防沉迷應用與對應的服務器之間繼續傳輸流量包。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經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7272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