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空調出風自動控制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267989.0 | 申請日: | 2018-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4497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6 |
| 發明(設計)人: | 袁林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奧克斯空調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11/38 | 分類號: | F24F11/38;F24F11/64;F24F11/65;F24F11/77;F24F11/79;F24F110/10;F24F110/12;F24F110/20;F24F120/12;F24F130/20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巖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寧***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調出 自動控制 方法 | ||
1.一種空調出風自動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驟S1,檢測人體相對于空調出風口角度V,通過室外光強判斷晝夜狀態,確定空調出風的導風角度是否等于人體相對于空調出風口角度V;
步驟S2,通過室外溫度判斷季節狀態,確定空調設定溫度的邊界值,其中,所述步驟S2包括:
通過空調室外機上的環境溫度傳感器,檢測室外環境溫度,設置兩個預設值T夏和T冬,其中,T夏為夏天室外過高溫度,T冬為冬天室外過冷溫度;
當室外環境溫度大于T夏時,增加制冷環保溫度T冷,控制空調設定溫度Ts不小于T冷;
當室外環境溫度小于T冬時,增加制熱環保溫度T熱,控制空調設定溫度Ts不大于T熱;
檢測室內濕度進行判斷,其中,當室外環境溫度小于T冬且濕度大于等于冬季濕度上限H0時,其中H1<H0<H2,設置制熱環保溫度T熱并使得客戶空調設定溫度Ts不大于T熱+a℃,2<a<6;
步驟S3,根據室內環境溫度情況,確定空調出風的風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包括:
通過空調外機上的光強檢測電路檢測室外環境中光的強弱,并轉換成對應的電壓值或電流值,針對光強設置閾值H,當電路中電壓值或電流值大于H則判斷為白天,確定空調出風的導風角度等于人體相對于空調出風口的角度V;小于H則判斷為黑夜,確定空調出風的導風角度不等于人體相對于空調出風口的角度V。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還包括:通過室內機溫度傳感器,檢測內環溫度T內,其中,內環溫度T內和用戶設定溫度Ts溫差設置TA、TB、TC三檔,TA>TB>TC;
當溫差大于TA時,空調吹高風;當溫差大于TB且小于等于TA時,空調吹中風;當溫差大于TC且小于等于TB時,空調吹中低風;當溫差小于TC時,空調吹低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還包括:在檢測室內環境溫度的同時,結合光強進行判斷:
當溫差大于TA時,若同時光強對應的電壓值或電流值大于H,空調吹高風;若同時光強對應的電壓值或電流值小于等于H,空調吹中風;
當溫差大于TB且小于等于TA時,空調吹中風;
當溫差大于TC且小于等于TB時,空調吹中低風;當溫差小于TC時,空調吹低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步驟S4,根據室內濕度情況,確定空調是否進行除濕或加濕操作,包括:
通過室內機增加濕度傳感器,檢測室內環境濕度,設置人體舒適的濕度范圍為H1~H2:
當濕度大于H2時,空調自動執行除濕操作,當室內濕度HR=(H1+H2)/2時,自動退出除濕功能;
當濕度小于H1時,空調自動執行加濕操作,當室內濕度HR=(H1+H2)/2時,自動退出加濕功能。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加濕或除濕功能與空調制冷或制熱模式沖突時,優先執行加濕或除濕功能。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步驟S0,對室外光線傳感器的狀態進行檢測,當檢測白天或黑夜狀態持續時間大于T0小時,則判斷為光線傳感器故障,退出晝夜檢測功能。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滿足以下條件的情況下,實現自行故障恢復:
a)遙控器再次設置空調出風狀態自動控制的功能;
b)異常是由于白天持續時間大于T0小時引起,則當光線傳感器再次檢測到一次黑夜時,恢復晝夜檢測功能;
c)異常是由于黑夜持續時間大于T0小時引起,則當光線傳感器再次檢測到一次白天時,恢復晝夜檢測功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奧克斯空調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奧克斯空調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67989.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