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WiFi合法用戶自動識別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264904.3 | 申請日: | 2018-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2165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31 |
| 發明(設計)人: | 程林松;王繼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W12/08 | 分類號: | H04W12/08;H04W12/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瑩;李相雨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wifi 合法 用戶 自動識別 方法 裝置 | ||
1.一種WiFi合法用戶自動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連接設備的WiFi連接請求;
獲取所述連接設備在預設時間段內的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值,并根據所述預設時間段內的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值獲得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序列;
基于所述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序列提取第一類信號特征序列,或者第一類信號特征序列和第二類信號特征序列;其中,所述第一類信號特征序列中的所述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值的波動幅度不超過預設值;所述第二類信號特征序列中的所述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值的波動幅度超過所述預設值;
根據所述第一類信號特征序列,或者所述第一類信號特征序列和第二類信號特征序列,對所述連接設備的連接請求進行合法性驗證;
所述根據所述第一類信號特征序列,或者所述第一類信號特征序列和第二類信號特征序列,對所述連接設備的連接請求進行合法性驗證包括:
根據所述第一類信號特征序列、第一類參考信號特征序列以及柯爾莫可洛夫斯米洛夫檢驗,獲得第一相似度評價值;其中,所述第一類參考信號特征序列是預設的;
或者,根據所述第一類信號特征序列、第一類參考信號特征序列以及柯爾莫可洛夫斯米洛夫檢驗,獲得第一相似度評價值;其中,所述第一類參考信號特征序列是預設的;根據所述第二類信號特征序列、以及對應的相似度比較模型,獲得第二相似度評價值;其中,所述相似度比較模型是根據預設的第二類參考信號特征序列獲得的;
根據所述第一相似度評價值,或者所述第一相似度評價值和所述第二相似度評價值以及各自對應的權重,獲得所述連接請求的合法性評分;其中,所述第一相似度評價值對應的權重和所述第二相似度評價值對應的權重之和為1;
若判斷獲知所述合法性評分大于第一閾值,則所述連接請求合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序列提取第一類信號特征序列,或者第一類信號特征序列和第二類信號特征序列包括:
根據所述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序列中的各個所述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值,獲得每個所述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值的第一累積求和值;
根據各個所述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值的第一累積求和值的極值,獲得多個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子序列;
根據各個所述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子序列中的所述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值,獲得每個所述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子序列中的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值的第二累積求和值;
根據各個所述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子序列中的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值的第二累積求和值的極值,從所述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序列中提取所述第一類信號特征序列,或者第一類信號特征序列和所述第二類信號特征序列。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序列中的各個所述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值,獲得每個所述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值的第一累積求和值包括:
根據公式計算獲得所述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序列中各個所述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值的第一累積求和值,其中,ri表示所述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序列中的第i個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值,表示所述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序列的平均值,由所述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序列中的各個所述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值求平均獲得,si表示第i個所述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值的第一累積求和值,s0設置為0,i為正整數。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各個所述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子序列中的所述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值,獲得每個所述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子序列中的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值的第二累積求和值包括:
根據公式計算獲得所述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子序列中的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值的第二累積求和值,其中,rkj表示第k個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子序列中的第j個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值,表示第k個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子序列的平均值,由第k個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子序列中的各個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值求平均獲得,skj表示第k個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子序列中的第j個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值的第二累積求和值,sk0設置為0,其中,j為正整數且j小于等于第k個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子序列包括的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值的數量,k為正整數且k小于等于所述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子序列的數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大學,未經清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64904.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WiFi網絡的二次認證方法
- 下一篇:用于動態小區配置的方法和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