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簡易自固定引流管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264794.0 | 申請日: | 2018-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211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21 |
| 發明(設計)人: | 張磊;曾炎;扶世杰;易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M25/10 | 分類號: | A61M25/10 |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曾克;李曉英 |
| 地址: | 646000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引流 針頭 氣囊 管體 球囊 引流管 自固定 簡易 充放氣通道 前端外側壁 安置方便 彈性材質 管體內部 間隔設置 皮膚切口 氣囊連接 軟組織 縫合 出血 相通 金屬 | ||
本發明涉及簡易自固定引流管,包括管體和引流針頭,引流針頭的外徑小于管體的外徑,所述引流針頭與管體前端連接,引流針頭內部與管體內部相通,所述管體前端外側壁設有氣囊和球囊,氣囊與球囊間隔設置,氣囊位于引流針頭與球囊之間,所述氣囊連接有充放氣通道;球囊為實心,氣囊為彈性材質,引流針頭的材質為金屬。本發明結構簡單、安置方便、不易脫落;可自行固定,不需要縫合,縮短手術時間;皮膚切口較小,可減少術中出血以及對周圍軟組織的破壞;對于操作者而言,可操作性強,容易掌握。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護理工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簡易自固定引流管。
背景技術
引流管可將人體積血、積氣、積液等引出體外,對引流物量、顏色及性質的觀察,可判定術后有無大出血及病人恢復情況,是外科術后成功的重要保證。因此,對外科手術后留置引流管的患者,應做好如下護理:保持引流管密閉、通暢;妥善固定,嚴防扭曲、折疊、受壓及脫落并做好標示和標記。利用重力引流,引流管不宜過長,防止扭曲、打折引起引流不暢,但要留出足夠長度以供病人活動,同時注意防止病人活動、翻身時牽拉致引流管脫出。引流裝置應低于引流管皮膚出口處,通常接引流袋或接負壓引流瓶,負壓引流盒充盈時,應及時排出積液、積氣,保持負壓狀態.
在引流管安置和使用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1、安置引流管時需要在皮膚處切一小孔,將引流管從體內向體外引出,操作繁瑣,而且切口大于引流管的周徑,切口偏大;2、為了嚴防扭曲、折疊、受壓及脫落,往往需要在引流管引出的切口處縫合固定線,增加術中操作,同時固定不牢固時有脫落隱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簡易自固定引流管,安置方便、不易脫落。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簡易自固定引流管,包括管體和引流針頭,引流針頭的外徑小于管體的外徑,所述引流針頭與管體前端連接,引流針頭內部與管體內部相通,所述管體前端外側壁設有氣囊和球囊,氣囊與球囊間隔設置,氣囊位于引流針頭與球囊之間,所述氣囊連接有充放氣通道。
其中,在管體內壁中設置通孔形成充放氣通道。
或者,在管體內壁埋設通氣管形成充放氣通道。
或者,沿管體內壁設置通氣管形成充放氣通道。
進一步的,球囊為實心。
其中,引流針頭的材質為金屬。
進一步的,氣囊為彈性材質。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結構簡單、安置方便、不易脫落;可自行固定,不需要縫合,縮短手術時間;皮膚切口較小,可減少術中出血以及對周圍軟組織的破壞;對于操作者而言,可操作性強,容易掌握。
附圖說明
圖1是氣囊放氣后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氣囊為充盈狀態時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引流針頭、2-氣囊、3-球囊、4-管體、5-通氣管。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2所示,本發明公開的簡易自固定引流管,包括管體4和引流針頭1,引流針頭1的外徑小于管體4的外徑,引流針頭1與管體4前端連接,引流針頭1內部與管體4內部相通,管體4前端外側壁設有氣囊2和球囊3,氣囊2與球囊3間隔設置,氣囊2位于引流針頭1與球囊3之間,氣囊2連接有充放氣通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未經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6479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大便引流肛管
- 下一篇:新型多管路一次性使用密閉式吸痰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