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深遠海沉浮式網箱系統及沉浮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262130.0 | 申請日: | 2018-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538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03 |
| 發明(設計)人: | 劉鐵生;于慧彬;周忠海;劉楓琛;李仁常;李金華;張風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中烏特種船舶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K61/65 | 分類號: | A01K61/65 |
| 代理公司: | 青島華慧澤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47 | 代理人: | 張慧芳 |
| 地址: | 26607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浮球 繩索結構 井字形 網箱框架系統 沉浮式網箱 錨泊系統 網箱系統 節點處 沉浮 沉浮系統 繩索固定 速度可控 海水域 可控 網箱 下潛 繩索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深遠海沉浮式網箱系統及沉浮方法,網箱系統包括網箱框架系統、沉浮系統和錨泊系統,所述錨泊系統包括井字形繩索結構、布置于井字形繩索結構的四個節點處的浮球和用于固定網箱的錨,所述網箱框架系統通過繩索固定在井字形繩索結構正中間,所述浮球包括三個普通浮球和一個特殊浮球,浮球和錨分別通過繩索與井字形繩索結構的四個節點處連接;實現網箱系統在深遠海水域的升沉平穩、升沉速度可控、下潛深度可控、具備一定的抗流能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產品養殖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深遠海沉浮式網箱系統及沉浮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海產品需求缺口的不斷增大和近海養殖環境的日益惡劣,我國網箱養殖正向深遠養殖發展,大型深遠海抗風浪浮式養殖網箱成為深遠海網箱養殖的核心裝備。大型深遠海抗風浪浮式養殖網箱在應對臺風、赤潮等自然災害時,往往其結構并未造成破壞,但是風、浪、流會對網箱養殖的魚類造成嚴重傷害。
為解決上述問題,設計了沉浮式網箱結構,利用波高隨水深等差增加而成等比衰減的波浪理論,將網箱沉到水下一定深度降低風、浪、流的影響。但是,目前,我國大型HDPE沉浮式網箱處于技術積累階段,其最關鍵的沉浮技術缺乏可靠性,尚無成熟產品進行推廣。
專利號為201521113951.6的發明專利公布了一種沉浮式網箱,通過在主浮管內注水/注氣,調節網箱重力,實現網箱沉浮功能;專利號02135316.6的發明專利公布了一種升降式網箱,其下方設計一個浮力調節裝置;以上方法都初步實現了網箱的沉浮。但是,現有網箱的沉浮方式存在以下缺陷:沉浮方式當網箱主浮管內排水/氣時,網箱沉浮過程中會隨著波浪運動會產生形變,在沉浮過程中管內的水會隨著波浪運動集中到一點,造成網箱重心發生不可逆的變化,損失網箱養殖體積,造成養殖損失;或其采用坐底控制下沉高度的控制方法存在弊端,在深遠海海域海底地形復雜,存在坐底后卡在水底無法上浮的風險。總之,目前在深遠海網箱沉浮技術尚不成熟。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深遠海沉浮式網箱系統及沉浮方法,實現網箱系統在深遠海水域的升沉平穩、升沉速度可控、下潛深度可控、具備一定的抗流能力。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深遠海沉浮式網箱系統,包括網箱框架系統、沉浮系統和錨泊系統,所述錨泊系統包括布置在網箱下潛深度的1/2處的井字形繩索結構、布置于井字形繩索結構的四個節點處的浮球和用于固定網箱的錨,所述網箱框架系統通過繩索固定在井字形繩索結構正中間,所述浮球包括三個普通浮球和一個特殊浮球,浮球和錨分別通過繩索與井字形繩索結構的四個節點處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沉浮系統包括浮筒和控制系統,所述浮筒設于網箱框架系統下部,浮筒頂部設浮筒氣孔法蘭、底部中間設浮筒水孔法蘭,浮筒通過管路與特殊浮球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特殊浮球上設有氣孔和水孔,氣孔位于特殊浮球上部、并位于水面以上,水孔位于特殊浮球下部、并位于水面以下,氣孔處設浮球氣孔法蘭,水孔處設浮球水孔法蘭,浮球水孔法蘭處還設有電控閥;浮筒氣孔法蘭和浮筒水孔法蘭通過通氣/水復合管與浮球氣孔法蘭和浮球水孔法蘭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網箱系統還包括空壓機,所述空壓機和電控閥均分別與控制系統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網箱框架系統包括主浮管、支架,主浮管和支架之間通過纜繩連接,網衣固定在主浮管和支架間的纜繩上。
進一步的,所述浮筒內還設有壓載,浮筒底部設固定錨鏈孔。
前述的深遠海沉浮式網箱系統的沉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 根據養殖區域最惡劣海況確定網箱下潛深度,將井字形繩索結構布置在下潛深度的1/2處,將網箱框架系統通過繩索固定在井字形繩索結構正中間,根據養殖區域的實際水深,確定下錨位置,通過繩索將錨與井字形繩索結構節點相連,錨泊整個網箱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中烏特種船舶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未經青島中烏特種船舶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6213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