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紅豆杉育苗及園林造景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261659.0 | 申請日: | 2018-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221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4 |
| 發明(設計)人: | 孫耀清;孫琳苒;閻騰飛;喬良;李勇;趙晶晶 | 申請(專利權)人: | 信陽農林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G17/00 | 分類號: | A01G17/00;A01G24/60;A01G24/15;A01G24/10;A01G24/23;A01G24/20;A01G24/22;A01G9/28;A01B35/18;A01B49/06;A01G23/04;A01G3/02;A01C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榆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66 | 代理人: | 朱永飛 |
| 地址: | 464000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紅豆杉 園林造景 紅豆杉種子 育苗 移栽 撫育 播種 紅豆杉苗生長 發芽率 種子預處理 基質準備 解除休眠 苗圃管理 樹苗移栽 種植基質 造林 出苗率 休眠 覆土 管護 苗床 優選 成活率 平整 樹苗 培育 | ||
1.紅豆杉育苗及園林造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A)種子預處理;
(B)基質準備;
(C)苗床平整;
(D)播種覆土;
(E)苗圃管理;
(F)樹苗移栽;
(G)樹苗撫育及管護;
(H)利用撫育好的紅豆杉進行園林造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豆杉育苗及園林造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A)中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A-1)在25℃~30℃的育種液中浸泡12-24h;
(A-2)在25℃~30℃的條件下避光晾12-24h;
(A-3)用5℃-10℃的流動的清水沖洗種子3-6h;
(A-4)置于20℃~24℃的育種液中浸泡12-24h;
(A-5)在20℃~24℃的條件下避光晾12-24h;
(A-6)用10℃-15℃的流動的清水沖洗種子3-6h;
重復步驟(A-1)至(A-6)5-7次。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紅豆杉育苗及園林造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A)中,所述育種液是采用如下方法制備的:將山葡萄藤10-20重量份、山楂20-30重量份、茶葉渣10-15重量份、菟子絲5-10重量份和連翹5-10重量份,按照固液比1:(3-5)g/mL置于水中,100℃水浴加熱回流1-5h,冷卻,過濾,濾液濃縮至三分之二體積的濾液即得育種液,濾渣即為育種液殘渣。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紅豆杉育苗及園林造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B)中:所述基質由A組分和發酵后的B組分組成,發酵后的B組分的含量為20-30wt%;A組分由粒度小于2毫米的蛭石10-20重量份、粒度小于2毫米的珍珠巖20-30重量份和粒度小于2毫米的黃褐土20-30重量份組成;B組分由木屑28-41重量份、豬糞4-16重量份、秸稈25-35重量份、氨基酸渣15-20重量份和育種液殘渣30-50重量份組成。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紅豆杉育苗及園林造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B)中:將B組分置于基質發酵裝置中,加入B組分質量10-30%的水,發酵30-60天,發酵結束后晾干,再與A組分進行混合,然后用粉碎設備進行粉碎即得基質;
所述基質發酵裝置包括主體外倉(1-1)、固定卡扣(1-6)和進水口(1-12),所述主體外倉(1-1)的內壁鑲嵌有保護層(1-2),且主體外倉(1-1)的內側連接有主體室(1-3),所述主體室(1-3)的內側上端固定有銜接塊(1-4),且銜接塊(1-4)的底端連接有連接軸承(1-5),所述固定卡扣(1-6)設置于連接軸承(1-5)的上方左側,且連接軸承(1-5)的內側設置有彈簧(1-7),所述彈簧(1-7)的左端和固定卡扣(1-6)相連接,所述連接軸承(1-5)的中端安置有防護欄(1-8),且連接軸承(1-5)的下端連接有攪拌葉(1-9),所述攪拌葉(1-9)的下方安裝有固定槽(1-10),且固定槽(1-10)的右上端設置有連接水管(1-11),所述進水口(1-12)設置于連接水管(1-11)的頂端,且進水口(1-12)的頂部鑲嵌有隔絕塞(1-13),所述主體外倉(1-1)的外側中上端連接有轉動搖桿(1-14),且轉動搖桿(1-14)的一端和連接軸承(1-5)相連接,所述主體外倉(1-1)的內側下端設置有過濾網(1-15),且主體外倉(1-1)的外側左下端安置有廢液管道(1-16),且廢液管道(1-16)的左側安裝有螺旋閥門(1-17),所述主體外倉(1-1)的外側表面連接有閉合門(1-18),且閉合門(1-18)通過合頁板(1-19)和主體外倉(1-1)相連接,所述閉合門(1-18)的表面上端固定有透視口(1-20),且透視口(1-20)的下方安置有扶手(1-21),所述閉合門(1-18)的外側鑲嵌有橡膠圈(1-22),且橡膠圈(1-22)的一端和主體外倉(1-1)相連接,所述固定槽(1-10)的左右兩端連接有連接框(1-23),且連接框(1-23)的內側安置有連接卡扣(1-24),所述連接卡扣(1-24)的一端和固定槽(1-10)相連接,且連接卡扣(1-24)的右端鑲嵌有加固塊(1-25),所述加固塊(1-25)的右方安置有加固螺絲(1-26);所述保護層(1-2)鑲嵌于主體外倉(1-1)的內壁上,且保護層(1-2)的面積等于主體外倉(1-1)面積的二分之一;所述銜接塊(1-4)和連接軸承(1-5)為一體式設置,且連接軸承(1-5)的上半部分設置于銜接塊(1-4)的內側,同時連接軸承(1-5)的頂端和轉動軸承(1-14)的底端相連接;所述防護欄(1-8)和連接軸承(1-5)的連接方式為焊接,且防護欄(1-7)和攪拌葉(1-9)兩者相互平行;所述攪拌葉(1-9)設置有一組,且攪拌葉(1-9)以連接軸承為對稱軸對稱設置;所述廢液管道(1-16)呈矩形結構,且廢液管道(1-16)和螺旋閥門(1-17)之間螺紋連接;
所述粉碎設備包括外殼(2-1)、轉軸(2-4)、攪拌出口(2-8)和液壓桿(2-14),所述外殼(2-1)的內側安裝有隔音層(2-2),且隔音層(2-2)的上方設置有進口(2-3),所述轉軸(2-4)的外側安裝有攪拌葉(2-5),且轉軸(2-4)位于進口(2-3)的下方,所述轉軸(2-4)的下方設置有電機(2-6),且電機(2-6)的外側安裝有固定塊(2-7),所述攪拌出口(2-8)的右側安裝有傳輸帶(2-9),且攪拌出口(2-8)位于轉軸(2-4)的右側,所述傳輸帶(2-9)的內側安裝有傳輸帶滾輪(2-10),且傳輸帶(2-9)的右側設置有出口(2-11),所述傳輸帶(2-9)的上方設置有按壓塊(2-12),且按壓塊(2-12)的上方安裝有連接板(2-13),所述液壓桿(2-14)的上方安裝有液壓機(2-15),且液壓桿(2-14)位于連接板(2-13)的上方,所述液壓機(2-15)的外側安裝有液壓機框架(2-16);所述隔音層(2-2)的體積小于外殼(2-1)的體積,且隔音層(2-2)的外側與外殼(2-1)的內側完全貼合;所述攪拌葉(2-5)沿轉軸(2-4)的垂直方向均勻分布,且轉軸(2-4)中心垂直于攪拌葉(2-5);所述電機(2-6)的中心線與轉軸(2-4)的中心線重合,且攪拌出口(2-8)與外殼(2-1)的垂直線的角度為70°;所述傳輸帶滾輪(2-10)沿傳輸帶(2-9)的水平方向均勻分布,且傳輸帶(2-9)與按壓塊(2-12)相互平行;所述連接板(2-13)與液壓桿(2-14)為固定連接,且液壓桿(2-14)垂直于連接板(2-1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信陽農林學院,未經信陽農林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61659.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