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有機發光二極管的材料有效
申請號: | 201810260909.9 | 申請日: | 2012-08-01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6741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23 |
發明(設計)人: | 馬斌;A·德安格里斯 | 申請(專利權)人: | 通用顯示公司 |
主分類號: | C07F15/00 | 分類號: | C07F15/00;C09K11/06;H01L51/54 |
代理公司: | 中國貿促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王海寧 |
地址: | 美國新***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有機 發光二極管 材料 | ||
本發明涉及用于有機發光二極管的材料。包含苯基喹啉或苯基異喹啉配體的有機金屬化合物,所述配體具有經兩個碳原子分別連接到苯基喹啉或苯基異喹啉的苯環上的喹啉或異喹啉。這些化合物在喹啉、異喹啉或者連接基上還包含除氫和氘以外的取代基。這些化合物可以在磷光OLED中用作紅光發射體。特別是,這些化合物可以提供穩定的、狹窄的和有效的紅光發射。
本申請是優先權日為2011年8月1日、發明名稱為“用于有機發光二極管的材料”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第201210400902.5號的分案申請。
要求保護的發明由聯合的大學-公司研究協議的一個或多個下列參與方做出,代表其做出,和/或與其相關地做出:密歇根大學董事會、普林斯頓大學、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和通用顯示公司。該協議在要求保護的發明的做出之日和其之前有效,并且要求保護的發明作為在該協議范圍內進行的活動的結果而做出。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s)。更具體的說,本發明涉及包含苯基喹啉或苯基異喹啉配體的有機金屬化合物,所述配體具有分別連接到苯基喹啉或苯基異喹啉的苯環上的喹啉或異喹啉。該配體在喹啉、異喹啉或兩個碳原子連接基上還含有巨型取代基。這些化合物可以用于OLEDs以提供具有改善的壽命和色彩的器件。尤其是,這些化合物特別可用作穩定的、狹窄的以及有效的紅色發光化合物。
背景技術
由于很多原因,利用有機材料的光電器件變得越來越受歡迎。用于制備這樣的器件的很多材料比較廉價,因此有機光電器件在相對于無機器件的成本優勢方面具有潛力。此外,有機材料的固有特性,例如它們的柔性,可以使得它們良好地適用于特定應用,例如在柔性基片上制造。有機光電器件的實例包括有機發光器件(OLEDs)、有機光電晶體管、有機光伏電池和有機光電探測器。對于OLEDs,有機材料可以具有優于常規材料的性能。例如,有機發光層發射的波長通常可以容易地用合適的摻雜劑進行調整。
OLEDs利用當跨器件施加電壓時發光的有機薄膜。OLEDs正在成為在諸如平板顯示、照明和背光的應用中越來越有利的技術。多種OLED材料和構造記載于美國專利No.5,844,363、6,303,238和5,707,745中,它們全部通過引用納入本文。
發磷光分子的一種應用是全色顯示器。這樣的顯示器的工業標準要求適于發射稱為“飽和”色彩的特定色彩的像素。特別是,這些標準要求飽和的紅、綠和藍色像素。色彩可以使用CIE坐標度量,它是現有技術中公知的。
發綠光分子的一個實例是三(2-苯基吡啶)銥,它記為Ir(ppy)3,具有式I的結構:
在本文的該圖以及后面的圖中,我們將從氮到金屬(此處為Ir)的配位鍵表示為直線。
本文中使用的術語“有機”包括可以用于制備有機光電器件的聚合物材料和小分子有機材料。“小分子”指的是非聚合物的任何有機材料,并且“小分子”實際上可以相當大。在某些情況下小分子可以包含重復單元。例如,使用長鏈烷基作為取代基并不會將該分子排除在“小分子”類別之外。小分子也可以納入聚合物中,例如作為聚合物主鏈的側掛基團或者作為主鏈的一部分。小分子也可以充當樹枝狀化合物的核心結構部分,該化合物包括一系列構建在核心結構部分上的化學殼。樹枝狀化合物的核心結構部分可以是熒光或磷光小分子發光體。樹枝狀化合物可以是“小分子”,并且據信目前在OLEDs領域使用的所有樹枝狀化合物都是小分子。
本文中使用的“頂部”指的是離基片最遠,而“底部”指的是離基片最近。在將第一層描述為“位于第二層上”的情況下,第一層距離基片更遠。在第一層和第二層之間可以存在其它層,除非明確指出第一層與第二層“接觸”。例如,可以將陰極描述為“位于陽極上”,即使其間存在多種有機層。
本文中使用的“可溶液處理”指的是能夠以溶液或懸浮液形式在液體介質中溶解、分散或輸送和/或從液體介質中沉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通用顯示公司,未經通用顯示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6090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