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配皿微供水植物種植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258230.6 | 申請日: | 2018-03-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5124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16 |
| 發明(設計)人: | 周漢登;周伯揚 | 申請(專利權)人: | 周漢登 |
| 主分類號: | A01G27/00 | 分類號: | A01G27/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科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黃培智;袁嘉恩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植株 供水孔 供水 植物種植系統 節約用水 孔徑控制 植物種植 出水孔 蒸騰量 補水 出水 徑流 流出 護理 | ||
1.配皿微供水植物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1根據植株高度通過以下公式算出每日供水量L,ml/天;
其中,H為植株高度,mm;a為植株每天供水系數,取值范圍0.8~1.5;
根據以下公式選取對應容積的配皿;
V=L×b (2)
其中,V為配皿的最小容積,ml;b為容積系數,取值范圍1~20;
步驟2對選取配皿的外殼進行供水孔加工,孔徑為D,當L為100~300ml時,D為300μm;當L為300~2000ml時,D為300~500μm;當L大于2000ml時,D為500μm;
步驟3向配皿注水后將配皿放置在植株旁符合觀感的位置且其供水孔朝下,水體在重力的影響下從供水孔緩慢流出,從而對植株進行長期有效的微供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配皿微供水植物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皿的材質為彩瓷、玻璃或塑料。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配皿微供水植物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皿材質為陶瓷或玻璃時,所述的步驟2的供水孔通過激光機在配皿的外殼上直接打供水孔,孔徑為D。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配皿微供水植物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皿材質為塑料時,先以所述的步驟2的供水孔加工位置為中心通過熱熔膠進行加厚,其厚度為2~3mm,加厚面積直徑15mm,然后通過激光機在加厚位置直接打供水孔,孔徑為D。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配皿微供水植物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皿材質為陶瓷或玻璃時,在所述的步驟2的供水孔加工位置從外向內鉆出錐形孔,錐形孔貫穿配皿內部的孔徑為2mm,通過熱熔膠從外對錐形孔進行填充并向外加厚,厚度為1mm,加厚直徑以錐形孔為中心為15mm;最后用鋼針在錐形孔位置直接打供水孔,孔徑為D。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配皿微供水植物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皿材質為塑料時,先以所述的步驟2的供水孔加工位置為中心通過大鋼針鉆出直徑為2mm的預備孔,然后通過熱熔膠對孔進行填充并向外加厚,其厚度為2~3mm,加厚面積直徑15mm,最后用小鋼針在預備孔位置直接打供水孔,孔徑為D。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配皿微供水植物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皿可以為廢品容器再利用。
8.配皿微供水植物種植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植株、配皿;所述的配皿上設有供水孔,其孔徑為300μm~500μm;所述的配皿容積為大于750ml;所述的配皿放置在植株旁符合觀感的位置且其供水孔朝下,配皿中的水在重力的影響下從供水孔緩慢流出,從而對植株進行長期有效的微供水。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配皿微供水植物種植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供水孔的位置設有預備孔,所述的預備孔的孔徑大于供水孔的孔徑,在預備孔中通過熱熔膠填充形成加工部,所述的加工部向配皿外部延伸形成加厚部,所述的加厚部厚度為1~3mm,加厚部的直徑為15mm;所述的供水孔貫穿所述的加厚部、加工部。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配皿微供水植物種植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皿的材質為陶瓷或玻璃時,所述的預備孔為錐形孔且大端朝外;所述的配皿的材質為塑料時,所述的預備孔為柱形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周漢登,未經周漢登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58230.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