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低滲透性煤層降塵劑高效注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255655.1 | 申請日: | 2018-03-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018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20 |
| 發明(設計)人: | 李偉;王振平;孟祥豹;張延松;王洪權;劉博;黃興旺;張毓媛;曾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兗礦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科技大學;兗州煤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F5/02 | 分類號: | E21F5/02;E21C41/18 |
| 代理公司: | 青島智地領創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黃鈺 |
| 地址: | 2735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降塵劑 低滲透性煤層 高壓氣體 鉆孔 氫氣 增透 注氣 煤層 炸藥 半徑增大 高壓管路 混合氣體 施工安全 性質測定 注氣壓力 鉆孔封孔 不耦合 孔隙率 體力學 爆轟 煤體 裝藥 預留 協同 | ||
本發明提出一種低滲透性煤層降塵劑高效注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煤體力學性質測定;步驟二、確定高壓氣體注氣的最高注氣壓力;步驟三、煤體鉆孔;步驟四、不耦合裝藥;步驟五、鉆孔內預留高壓管路;步驟六、鉆孔封孔;步驟七、高壓氣體注氣;步驟八、引爆炸藥預裂增透;步驟九、注降塵劑。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施工安全、可靠,在待開采煤層中合理布置鉆孔,注入高壓氣體(氫氣和空氣的混合氣體),實現氫氣和炸藥爆轟協同,極大增加待開采煤層的孔隙率,預裂增透半徑大、效果好,使低滲透性煤層注入降塵劑的半徑增大,極大提高低滲透性煤層降塵劑的注入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煤層降塵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低滲透性煤層降塵劑高效注入方法。
背景技術
煤炭在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仍然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16年,煤炭消費比重為62.6%,預計2017年約為60%左右。煤礦粉塵是礦井的5大災害之一,在當今煤礦井下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的情況下,采煤時會產生大量的礦塵,礦塵污染著井下工作環境和加速了機械器件磨損的同時,危害著井下工作人員的身心健康,在一定的條件下還極易發生爆炸,威脅礦井的安全生產。利用煤層注降塵劑工藝技術預濕煤體,降低煤層開采時煤塵產生量,被認為是最根本、最有效的防塵手段。但是我國煤層普遍為低滲透率煤層,相比國外,我國煤層滲透性普遍要小2-3個數量級,低滲透性造成了我國許多煤礦沖擊地壓事故、煤與瓦斯突出事故頻發,同時對低滲透性煤層進行注降塵劑降塵,降塵劑的注入效果差,達不到有效的降塵效果,這些問題都嚴重阻礙了我國煤礦高效安全開采。煤礦低滲透率煤層也稱為低透氣性煤層,為保障低透氣性煤層高效集約化開采和安全生產,需要對低滲透性煤層降塵劑高效注入方法進行研究。
目前,低透氣性煤層預裂增透措施主要包括深孔松動爆破、水壓致裂、水力沖孔、開采解放層、水力割縫等方法。其中深孔松動爆破使得鉆孔附近的煤層被炸的很碎,但對離鉆孔稍遠的地方預裂效果迅速下降,預裂半徑較小,效果不好;另外由于煤礦用炸藥的殉爆距離較小,為防止拒爆,現場施工需要導爆索聯結,因此,現場施工麻煩;再就是炸藥預裂,有可能引起通過裂隙導通的區域瓦斯爆炸,不安全。水力壓裂若水壓小,裂隙擴張有限,預裂效果不好;若水壓大,高壓水會從較大的裂隙中流出,預裂不均勻,效果不好;且高壓水在煤層中的流動不可控制。水力沖孔是通過水力沖刷鉆孔,擴大鉆孔直徑的同時沖洗鉆孔壁的煤粉,使鉆孔壁有更好的滲透性,由于該方法對于提高煤層透氣性效果甚小,目前基本不再采用。開采解放層由于煤層賦存條件的限制,往往臨近解放層厚度很小,難于開采,或者煤質較差,沒有開采價值,甚至許多煤層沒有臨近解放層,使得該技術無法使用。水力割縫受設備的限制,使得該項技術的實施工藝復雜,難以在現場推廣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低滲透性煤層降塵劑高效注入方法,解決目前低滲透性煤層注降塵劑效果較差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低滲透性煤層降塵劑高效注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煤體力學性質測定
在待開采煤層中取煤樣,測定煤體的抗壓強度,確定待開采煤層靠近軌道順槽、膠帶順槽部位煤體壓酥帶深度;
步驟二、確定高壓氣體注氣的最高注氣壓力
將煤體的抗壓強度除以1.5作為后續高壓氣體注氣的最高注氣壓力;
步驟三、煤體鉆孔
分別沿軌道順槽、膠帶順槽的延伸方向向待開采煤層中等間距水平鉆孔,鉆孔的深度為采煤工作面長度的0.3倍,鉆孔的垂直高度為采煤工作面高度的0.5倍;
步驟四、不耦合裝藥
采用不耦合裝藥方式向鉆孔內裝入炸藥;
步驟五、鉆孔內預留高壓管路
鉆孔內預留高壓管路,高壓管路位于鉆孔內的長度為鉆孔深度的0.5至0.6倍,高壓管路的末端伸出鉆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兗礦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科技大學;兗州煤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兗礦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科技大學;兗州煤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5565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