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帶背光監控的并行多通道傳輸光組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254212.0 | 申請日: | 2018-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9437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5 |
| 發明(設計)人: | 周紀承;張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華工正源光子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42 | 分類號: | G02B6/42;H04B10/11;H04B10/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程殿軍 |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漢市東湖高***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背光 監控 并行 通道 傳輸 組件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帶背光監控的并行多通道傳輸光組件,包括透鏡基體、入射準直透鏡陣列、背光監控準直透鏡陣列、出射聚焦透鏡陣列、VCSEL芯片陣列以及背光監控芯片陣列;所述入射準直透鏡陣列和所述背光監控準直透鏡陣列設置于所述透鏡基體的同一側,所述出射聚焦透鏡陣列設置于所述透鏡基體的另一側;所述透鏡基體上設有相互平行的第一45°界面和第二45°界面,所述透鏡基體上還設有相互垂直的第三45°界面和第四45°界面。本發明能實現并行多通道傳輸的背光監控,且在實現背光監控功能的同時不需要額外增加透鏡,對陣列透鏡的并行光路通道充分利用,既有利于實現有源耦合封裝方案,也有利于實現無源耦合封裝方案。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通信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帶背光監控的并行多通道傳輸光組件。
背景技術
隨著互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業務的快速增長,推動著大容量和高帶寬的數據中心的大規模建設。光通信領域采用VCSEL激光器作為光源實現高帶寬傳輸,并采用并行多通道實現大容量。
在實際應用中,VCSEL激光器處于非氣密性環境中,激光器的性能容易受環境的影響發生變化。特別是閾值電流和輸出光功率,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且隨著長時間工作而老化。為了確保激光器在使用過程中保持輸出穩定的光功率,應該對輸出光功率進行監控。現有應用中,特別是通道數量更多的應用中因技術原因還不能做到隨時監控輸出光功率來實時反饋調節激光器工作電流,也就無法解決激光器的輸出光功率發生變化的問題。并且現有的應用中,陣列透鏡的所有通道因技術問題沒有全部使用,造成一些浪費。
因此設計一種帶背光監控并行多通道傳輸的收發光組件勢在必行,以克服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背光監控的并行多通道傳輸光組件,旨在用于解決現有的光組件無法實現較多通道的背光監控以及現有的陣列透鏡的所有通道沒有全部使用的問題。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本發明提供一種帶背光監控的并行多通道傳輸光組件,包括透鏡基體、入射準直透鏡陣列、背光監控準直透鏡陣列、出射聚焦透鏡陣列、VCSEL芯片陣列以及背光監控芯片陣列;所述入射準直透鏡陣列和所述背光監控準直透鏡陣列設置于所述透鏡基體的同一側,所述出射聚焦透鏡陣列設置于所述透鏡基體的另一側;所述透鏡基體上設有相互平行的第一45°界面和第二45°界面,所述透鏡基體上還設有相互垂直的第三45°界面和第四45°界面;
從所述VCSEL芯片陣列出射的光經過所述入射準直透鏡陣列入射至所述第一45°界面上,一部分光經過所述第一45°界面反射至所述出射聚焦透鏡陣列射出,另一部分光透過所述第一45°界面進入所述第二45°界面并射出,再經過所述第三45°界面和所述第四45°界面反射后到達所述背光監控準直透鏡陣列,所述背光監控準直透鏡陣列將光會聚到所述背光監控芯片陣列上。
進一步地,所述入射準直透鏡陣列和所述背光監控準直透鏡陣列采用同一個陣列透鏡。
進一步地,所述陣列透鏡具有多排陣列通道。
進一步地,入射至所述第一45°界面的光與從所述第二45°界面出射的光平行。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45°界面和所述第二45°界面中間為空氣。
進一步地,所述透鏡基體包括第一透鏡基體和第二透鏡基體,所述第一45°界面和所述第二45°界面設置于所述第一透鏡基體上,所述第三45°界面和所述第四45°界面設置于所述第二透鏡基體上。
進一步地,所述第三45°界面和所述第四45°界面上均鍍有反光膜或貼有反光膜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華工正源光子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武漢華工正源光子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5421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雙芯光纖適配器
- 下一篇:一種光纖連接器的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