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舊砂再生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252455.0 | 申請日: | 2018-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768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9 |
| 發明(設計)人: | 肖君;彭興祥;季美祥;李其祥;朱小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翔晟重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C5/02 | 分類號: | B22C5/02;B22C5/08;B22C5/06;B22C5/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傳鑫 |
| 地址: | 226500 江蘇省南通***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離心破碎機 燃燒室 舊砂再生 水冷箱 有機脂 舊砂 連通 冷卻 金屬鑄造技術 工作效率高 高溫焙燒 系統結構 水玻璃 再生砂 風冷 排布 培燒 水冷 緊湊 破碎 自動化 再生 節約 | ||
本發明涉及金屬鑄造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舊砂再生系統,包括燃燒室、離心破碎機和水冷箱,燃燒室與離心破碎機連通,離心破碎機與水冷箱連通,燃燒室對舊砂進行高溫培燒后進入離心破碎機進行攪拌破碎分離,最后再進入水冷箱進行冷卻。本發明舊砂再生系統結構緊湊、排布合理,自動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快捷,通過燃燒室對有機脂砂進行高溫焙燒將有機脂砂上的有機脂與水玻璃烘碎后,然后由離心破碎機進行攪拌分離后再篩分,最后采用水冷與風冷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冷卻后得到再生砂,工作效率高同時提高了舊砂的再生率,減少了舊砂的浪費,節約了資源,避免了環境污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金屬鑄造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舊砂再生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70%-80%的鑄件采用潮模粘土砂工藝生產,而每生產一噸鑄件就排放一噸舊砂,排放的舊砂不僅造成資源的巨大浪費,而且對環境也造成了極大的污染,因此,開展粘土舊砂完全再生技術的研究,是降低鑄件成本、提高鑄件質量、減少環境污染和節約資源的一項重要措施。目前,國內常用的粘土舊砂再生工藝和設備僅僅是通過再生去除粘土舊砂中的部分泥分,再生砂只能用作補充粘土砂系統的損耗,是一種不完全再生,而本發明舊砂再生系統實現舊砂完全再生后繼續投入生產中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舊砂再生系統,通過燃燒室燃燒后再進入離心破碎機進行分離,最后由水冷工序進行冷卻后得到再生砂,減少環境污染、節約資源。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舊砂再生系統,包括燃燒室、離心破碎機和水冷箱,所述燃燒室與所述離心破碎機連通,所述離心破碎機與所述水冷箱連通,
所述燃燒室的下部為燃燒部,上部為受熱傳送管,所述受熱傳送管為中空結構,所述受熱傳送管內設有螺旋輸送機,所述螺旋輸送機由電機帶動工作;
所述離心破碎機包括破碎機體和攪拌破碎機構,所述破碎機體上方設置進料口,所述破碎機體下方設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方設有篩分裝置,所述攪拌破碎機構設置在所述破碎機體內,所述攪拌破碎機構由電機驅動工作;
所述水冷箱包括水箱體和水冷輸送管,所述水箱體上設有進出水口,所述水冷輸送管設置在所述水箱體的下部,所述水冷輸送管為中空結構,所述水冷輸送管內設有螺旋輸送機,所述螺旋輸送機由電機帶動工作。
進一步地,所述受熱傳送管上分別設有進砂口和出砂口,所述受熱傳送管的數量為若干根,若干根受熱傳送管橫向設置在所述燃燒部的上方,所述若干根受熱傳送管的兩端均伸出燃燒室,且相鄰的兩根受熱傳送管之間連通。
具體地,所述篩分裝置為100目目篩,所述100目目篩固定在所述攪拌破碎機構的下方。
優選地,所述水冷輸送管上分別設有進砂口和出砂口,所述水冷輸送管的數量為若干根,若干根水冷輸送管橫向設置在水箱體的下部,所述若干根水冷輸送管的兩端均伸出所述水箱體,且相鄰的兩根水冷輸送管之間連通。
優選地,所述受熱傳送管通過輸送帶與破碎箱體的進料口連通,所述破碎箱體的出料口與所述水冷輸送管通過輸送帶連通。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舊砂再生系統結構緊湊、排布合理,自動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快捷,通過燃燒室對有機脂砂進行高溫焙燒將有機脂砂上的有機脂與水玻璃烘碎后,然后由離心破碎機進行攪拌分離后再篩分,最后采用水冷與風冷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冷卻后得到再生砂,工作效率高同時提高了舊砂的再生率,減少了舊砂的浪費,節約了資源,避免了環境污染。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附圖。
圖1是本發明舊砂再生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翔晟重工有限公司,未經江蘇翔晟重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5245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