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移動支付的增強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249580.6 | 申請日: | 2018-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648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6 |
| 發明(設計)人: | 顧馨媛 | 申請(專利權)人: | 顧馨媛 |
| 主分類號: | G06Q20/34 | 分類號: | G06Q20/34;G06Q20/22;G06Q20/40;G06K19/07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051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卡片 觸屏 手機 外設 移動支付 支付功能 整合 個人定制 配套軟件 支付請求 支付軟件 最小權限 非接觸 關口 終端 人群 安全 服務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移動支付的增強方法,由觸屏智能卡片及其配套軟件實現,其特征在于將觸屏智能卡片定位為通過手機完成個人定制以單獨實現支付功能的外設。所述觸屏智能卡片,其特征在于與作為安全關口的手機分離、獲取支付所需最小權限、整合和簡化支付操作、實現非接觸對接發起支付請求的各種終端、可以作為特定支付軟件的外設或作為整合手機內部所有支付功能的外設、具備服務特殊需求人群的功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的支付技術,尤其涉及一種移動支付的增強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的移動支付主要通過以下流程實現:
1、用戶在移動設備(通常是手機)上安裝可接收支付請求并完成支付的軟件(下稱支付軟件),例如支付寶、微信、銀聯支付、Applepay;
2、用戶向支付軟件注冊帳號,利用手機、郵箱等完成賬戶驗證;
3、用戶向支付軟件添加借記卡或貸記卡、并完成綁定,或者向賬戶充值;
4、用戶使用手機上的支付軟件掃描二維碼、或者提供二維碼供發起支付請求的終端(例如,超市收銀柜臺的掃描槍)掃描、或者利用非接觸射頻技術,向支付軟件輸入預先設置的支付密碼、或者按照預先設置的免密條件完成支付。
上述移動支付流程具有以下缺點:
1、用戶在賬戶驗證過程中,通常需要綁定手機。手機號碼不僅用于注冊帳號,也用于修改密碼等重大操作。因此,用戶的手機是一道快速反應的安全關口。當用戶遺失手機時,不僅遺失與移動支付相關的一切信息,也同時遺失第一時間掛失的工具,也同時遺失迅速驗證賬戶為用戶所有的工具。于是,使用手機作為移動設備進行支付固然具有便利性,卻也增加了手機遺失的風險、并進而增加了資金安全方面的風險。
2、用戶必須熟悉和適應多種支付軟件的不同界面、面對各種不同樣貌的發起支付請求的終端(例如,交通卡充值機、共享單車、商戶掃描槍、自動售貨機、自動點餐機等等),這令一部分人群因無法掌握支付操作而被拒移動支付門外。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移動支付的增強方法,以化解使用手機作為移動設備進行支付的便利性與手機易遺失帶來的風險之間的矛盾,同時整合支付手段、指導操作、簡化操作、以服務對移動支付感到困難的人群。為實現本發明的目的而提供了一種移動支付的增強方法,包括作為手機外設的觸屏智能卡片及其配套軟件的基本設想。
所述觸屏智能卡片包括圖形界面單元,用于表述卡片目前的操作。所述圖形界面單元可以包括專為視力障礙人士設計的例如大字體顯示和高對比度顯示功能。所述圖形界面單元還可以包括指導用戶將卡片與手機綁定的圖形流程;
所述觸屏智能卡片可以包括指紋、聲紋等生物驗證單元,用于以指紋、聲紋等生物信息驗證支付操作;
所述觸屏智能卡片還包括語音識別單元。所述語音識別單元用于以語音對卡片進行基本操作和錄制聲紋;
所述觸屏智能卡片還可以包括語音播報單元。所述語音播報單元可以用于服務視力障礙人士的支付操作,也可以用于手機操作語音播報以尋回遺失的卡片;
所述觸屏智能卡片還包括加密的通信單元,用于與手機、與發起支付請求的各種終端之間的通信;
所述觸屏智能卡片還包括支付單元,用于完成支付。所述支付單元整合非接觸射頻技術、二維碼技術或其他支付技術,并且將二維碼轉到后臺處理,用戶不再需要掃描二維碼或提供二維碼供掃描;
所述觸屏智能卡片可以包括多種多樣的外觀設計。
所述觸屏智能卡片及其配套軟件與各種手機及各種手機支付軟件可以構成如下關系:
第一種關系,即卡片作為特定支付軟件的外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顧馨媛,未經顧馨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4958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