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雷達及模式識別的行人姿態識別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246005.0 | 申請日: | 2018-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149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02 |
| 發明(設計)人: | 張道明;高元正;龍希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雷博合創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1S7/41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劉江煬 |
| 地址: | 430014 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姿態識別 回波信號 模式識別 輸出信號 雷達 時頻 預處理 環境因素影響 卷積神經網絡 系統穩健性 光照條件 靜止目標 雷達回波 雷達信號 時頻分析 全天時 有效地 準確率 煙霧 搜索 出行 天氣 分析 | ||
1.一種基于雷達及模式識別的行人姿態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對雷達信號的回波信號進行預處理,得到輸出信號;
步驟2:將所述輸出信號中的靜止目標進行抑制處理;
步驟3:搜索經過抑制處理后的所述輸出信號中的行人所處距離單元;
步驟4:對所述行人所在距離單元對應的回波信號進行時頻分析,得到回波信號時頻圖;
步驟5:利用卷積神經網絡對所述回波信號時頻圖進行識別,得到人姿態識別結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雷達及模式識別的行人姿態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所述對回波信號進行預處理具體包括:
步驟11:對所述對回波信號進行去調頻處理,具體如下:
假設雷達信號st(τ)表示如下:
st(τ)=exp{jπ(2fcτ+γτ2)}
其中,fc為發射頻率,τ為快時間,t為慢時間,γ為調頻頻率;
所述雷達信號對應的回波信號sr(t,τ)可表示為:
sr(t,τ)=Armexp{jπ(2fc(τ-td(t))+γ(τ-td(t))2)}τ∈(0,Tp]
其中,Arm為一個幅值常數,Tp為一個頻率調制周期,td(t)為時延,c為光速,a0、a1分別為目標的運動參數;
則對所述回波信號進行去調頻處理,計算公式為:
s0(t,τ)表示去調頻處理后的回波信號,sr(t,τ)表示所述雷達信號的回波信號,表示去調頻處理后的回波信號的快時間相位,表示解調頻參考信號sref(τ)的共軛信號;
步驟12:將經過去調頻后的所述回波信號s0(t,τ)進行傅里葉變換;
步驟13:對傅里葉變換后的所述回波信號srm(t,f)進行離散采樣,得到所述輸出信號,表示為srm(m,n)。令t=mΔT,f=nΔf,其中ΔT,Δf為采樣間隔,m為慢時間索引,且m=0,1,2,…M,M為慢時間采集脈沖數,n為快時間索引,且n=0,1,2,…N,N為快時間采樣點數。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雷達及模式識別的行人姿態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對所述輸出信號沿慢時間維度t采用三脈沖對消方法進行靜止目標抑制,且經過抑制后的輸出信號表示為sbs(m′,n);
其中,wi(i=0,1,2)為三階脈沖對消器的權值,srm(m′,n)表示經過去調頻后的輸出信號,m′表示經過抑制后的輸出信號的慢時間索引,且m′=0,1,2,…M-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雷達及模式識別的行人姿態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的具體實現為:
步驟31:將經過抑制后的輸出信號sbs(m′,n)沿慢時間維度求和,得到回波能量序列se(n),計算公式為:
其中,M為回波的總脈沖數,
步驟32:選取所述回波能量序列se(n)中能量最大的距離單元n0,并將第n0個距離單元標記為行人所處距離單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雷博合創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武漢雷博合創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4600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