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SIP通信系統的網絡穿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243612.1 | 申請日: | 2018-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405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4 |
| 發明(設計)人: | 張崗山;劉繼凱;劉炯;吳煒;馮磊;趙林靖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L29/12 | 分類號: | H04L29/12;H04L29/08;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陜西電子工業專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陳宏社;王品華 |
| 地址: | 710071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被叫客戶端 主叫客戶端 媒體流傳輸地址 通信地址 網絡穿越 被叫 主叫 點對點傳輸 多媒體數據 服務器負荷 媒體流傳輸 會話請求 通信時延 初始化 丟包率 會話 可用 響應 | ||
本發明提出一種用于SIP通信系統的網絡穿越方法,實現步驟為:(1)對主叫客戶端和被叫客戶端進行初始化;(2)主叫客戶端向被叫客戶端發起會話請求;(3)被叫客戶端接收INVITE請求并響應會話;(4)被叫客戶端獲取主叫候選通信地址,主叫客戶端獲取被叫候選通信地址;(5)主叫客戶端獲取被叫媒體流傳輸地址,被叫客戶端獲取主叫媒體流傳輸地址;(6)主叫客戶端和被叫客戶端進行媒體流傳輸。本發明具有服務器負荷小,通信時延和丟包率低的優點,可用于多媒體數據的點對點傳輸。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網絡數據傳輸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用于SIP通信系統的網絡穿越方法,可用于多媒體數據的點對點傳輸。
背景技術
會話初始協議(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是一個應用層的信令控制協議,用于創建、修改、釋放會話。SIP協議具有靈活、可擴充的優點,廣泛應用于語音、視頻等數據業務。
SIP通信系統主要包含客戶端和服務器,其中客戶端包含主叫客戶端和被叫客戶端。每個客戶端包括會話控制模塊、多媒體處理模塊和網絡穿越模塊。其中,會話控制模塊使用SIP協議進行會話的創建和釋放;多媒體處理模塊進行多媒體數據的采集,編解碼,呈現等;網絡穿越模塊主要完成網絡穿越。
SIP通信系統客戶端常在局域網中使用,局域網通過網絡地址轉換(NAT,NetworkAddress Translation)設備與公網連接。NAT設備的主要工作是對TCP和UDP的地址信息進行修改,把內網地址轉換成公網地址。NAT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具有相同內網的IP和端口的不同會話,映射到相同的外網IP和端口,即錐形NAT;另一類是具有相同內網IP和端口的不同會話,映射到相同IP和不同端口,即對稱型NAT。NAT設備是在TCP/IP層以下進行處理的,但是SIP協議在應用層。SIP協議中媒體流的地址信息不能被NAT設備修改,因此SIP協議中保存的是通信對端的私網地址,使用這個地址是不能正常通信的。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進行網絡穿越,常見的網絡穿越方法有NAT的UDP簡單穿越(STUN,Simple Traversal of UDP through NAT)和通過Relay方式穿越NAT(TURN,Traversal Using Relay NAT)等。在STUN協議中,客戶端通過向STUN服務器發消息,查詢其公網映射地址,這樣在NAT設備上就有了對應的映射表項,之后就可以進行數據傳輸。在TURN協議中,客戶端通過某種機制得到TURN服務器上的公網地址,之后通信兩端的報文都經過TURN服務器轉發給對端。
目前常見的SIP通信系統使用STUN和TURN相結合的方式來解決對稱型NAT的穿越,例如授權公告號為CN 10245580 B、名稱為“NAT穿越方法及系統”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穿越NAT的方法及系統。通信節點根據獲得的通信接收節點的通信地址和第一鑒權信息,發起自身通信地址到通信接收節點的第一單向聯通性測試,并根據第一單向聯通性測試結果,選擇能夠互相通信的通信地址對。該發明解決了傳統網絡穿越方法中存在的無法穿越對稱型NAT的問題。但是,在聯通性測試時,使用了TURN協議,通信兩端需要以服務器作為中繼進行數據傳輸,這會使服務器負荷增大,同時數據傳輸的時延和丟包率也會增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種應用于SIP通信系統的網絡穿越方法,旨在降低服務器負荷,并減少通信時延和丟包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用于SIP通信系統的網絡穿越方法,所述SIP通信系統包括客戶端和服務器,其中,所述客戶端包括主叫客戶端和被叫客戶端,每個客戶端包括會話控制模塊、媒體處理模塊和網絡穿越模塊,穿越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對主叫客戶端和被叫客戶端進行初始化;
(2)主叫客戶端向被叫客戶端發起會話請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未經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4361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