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模式轉換裝置及信號傳輸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241365.1 | 申請日: | 2018-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29958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9 |
| 發明(設計)人: | 文玥;方李明;羅昕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P1/16 | 分類號: | H01P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肖慶武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模式 轉換 裝置 信號 傳輸 系統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模式轉換裝置及信號傳輸系統,屬于通信領域。所述模式轉換裝置包括彎折部件以及兩個錐形結構,所述兩個錐形結構對稱設置在所述彎折部件的兩端,且所述彎折部件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兩個錐形結構的頂端連接,所述兩個錐形結構的底部向背;所述兩個錐形結構上均設置有連通頂端和底部的第一通孔,所述彎折部件內部設置有沿所述彎折部件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相互連通,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用于供傳輸信號的線纜通過。本申請解決了相關技術中采用表面波傳輸方式進行信號傳輸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問題。本申請用于信號傳輸。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模式轉換裝置及信號傳輸系統。
背景技術
表面波(Surface Wave,SW)是一種沿固體介質表面以橫磁場(TransverseMagnetic,TM) 模式傳輸的電磁波。表面波傳輸方式一種以表面波的形式傳輸信號的信號傳輸方式,與傳統的無線傳輸方式相比,表面波傳輸方式的方向性好,不易擴散,可以減小輻射損耗;與同軸傳輸方式或金屬腔波導傳輸方式相比,表面波傳輸方式的導體損耗較小。因此,表面波傳輸方式具有大帶寬和低損耗的傳輸特點。
相關技術中提供了一種利用電力線實現表面波傳輸的通信方式,在信號的發射端設置表面波激勵器,將發射端發出的信號從橫電磁(Transverse Electric Magnetic,TEM)模式轉換為TM模式,利用現有的高空電力線通過表面波傳輸方式傳輸信號,并在用于支撐電力線的多個支撐結構(例如電線桿)上布放分布式天線系統(Distribution AntennaSystem,DAS),每個支撐結構上都設置有天線,一方面信號可以從當前的支撐結構上的天線發射至手機等無線接收設備,另一方面信號可以沿著電力線傳輸至下一個支撐結構上的天線,無需在天線之間單獨設置光纖來傳輸信號,即可實現增加無線網絡信號的覆蓋區域,節約了信號傳輸的成本。
在實現本申請的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至少存在以下問題:
相關技術中采用表面波傳輸方式傳輸信號時,一般都是引導表面波沿直線傳播的,例如利用直線排布的高空電力線實現表面波傳輸,因此相關技術中采用表面波傳輸方式進行信號傳輸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模式轉換裝置及信號傳輸系統,可以解決相關技術中采用表面波傳輸方式進行信號傳輸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問題。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模式轉換裝置,所述模式轉換裝置包括彎折部件以及兩個錐形結構,
所述兩個錐形結構對稱設置在所述彎折部件的兩端,且所述彎折部件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兩個錐形結構的頂端連接,所述兩個錐形結構的底部向背;
所述兩個錐形結構上均設置有連通頂端和底部的第一通孔,所述彎折部件內部設置有沿所述彎折部件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相互連通,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用于供傳輸信號的線纜通過。
需要說明的是,兩個錐形結構包括第一錐形結構和第二錐形結構,第一錐形結構能夠將在線纜上以TM模式傳輸的信號轉換為TEM模式的信號,TEM模式的信號在彎折部件中傳輸時,信號所產生的電場能夠被彎折部件 限制,從而可以有效抑制模式的色散和泄露,從而減小了彎曲傳輸損耗;當信號以TEM模式傳輸至第二錐形結構時,第二錐形結構能夠將信號從TEM模式轉換為TM模式,信號以TM模式在線纜上繼續傳輸。
可選的,所述彎折部件以及所述兩個錐形結構的外壁均由金屬材質制成。
可選的,所述彎折部件以及所述兩個錐形結構的內部均設置有填充介質,所述兩個錐形結構的填充介質中形成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彎折部件的填充介質中形成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填充介質由非金屬材質制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4136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