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LTE系統PUCCH無線資源分配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241105.4 | 申請日: | 2018-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0960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5 |
| 發明(設計)人: | 朱曉敏;王貽先;顏志凌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虹信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5/00 | 分類號: | H04L5/00;H04W72/12 |
| 代理公司: | 武漢科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薛玲 |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lte 系統 pucch 無線 資源 分配 方法 | ||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LTE系統PUCCH無線資源分配的方法。本發明根據用戶周期選擇值構建二叉樹;若用戶數增加時,減少第一層二叉樹節點的用戶碼道數量并增加二叉樹中剩余節點的用戶碼道數量;若用戶數量繼續增加擴張二叉樹的碼樹結構;若用戶數減少時,減少二叉樹節點最后一層的用戶碼道數量并增加二叉樹中剩余節點的用戶碼道數量;若用戶數量繼續減少收縮二叉樹的碼樹結構;根據二叉樹選擇空閑的二叉樹節點作為用戶的二叉樹節點。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操作簡單,代碼改動小,避免信息丟失,對時延和上行調度都有增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本發明涉及一種LTE系統下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無線資源分配的解決方案。
背景技術
對于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統,調度請求SR(SchedulingRequest)可以與確認/否定(Acknowledgement/Negative Acknowledgement,ACK/NACK)消息一起傳輸,但不能與信道質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周期CQI)消息同時傳輸。當同一時刻發生SR與周期CQI信令碰撞的情況時,UE將丟棄周期CQI信令,只發送SR。
因此,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合理分配PUCCH無線資源,使各個用戶間分配到的無線資源能夠在時域、頻域及碼域上錯開,同時避免同用戶之間的SR、ACK/NACK、周期CQI間的沖突,從而提升無線資源利用率,小區可以承載更多的用戶,獲得更好的性能上顯得尤為重要。
現有技術中有通過將PUCCH資源分成兩組資源組來保證不同用戶間的資源不沖突,如果可用資源較少時不能完全避免不同用戶間周期CQI或SR之間的沖突,同一個用戶的周期CQI和SR也有可能發生碰撞造成信息丟失。并且資源分配不夠靈活,不能夠根據當前小區的需求快速調整PUCCH可用資源數,減少對PUSCH即調度的影響。
因此本發明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了一種LTE系統PUCCH無線資源分配的方法,使各個用戶間分配到的無線資源能夠在時域、頻域及碼域上錯開,同時避免同用戶之間的SR、ACK/NACK、周期CQI等的沖突,提升整個小區資源分配的靈活性。
發明內容
為了避免不同用戶之間的資源沖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LTE系統PUCCH無線資源分配的方法,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步驟1:根據用戶SR周期選擇值構建SR二叉樹,每個SR二叉樹節點由用戶SR周期選擇值、用戶SR子幀偏移選擇值、用戶SR碼道數量選擇值構成,根據用戶周期CQI周期選擇值構建周期CQI二叉樹,每個周期CQI二叉樹節點由用戶周期CQI周期選擇值、用戶周期CQI子幀偏移選擇值、用戶周期CQI碼道數量選擇值構成;
步驟2:若用戶數增加時,減少步驟1中所述SR二叉樹節點第一層的用戶碼道數量并增加SR二叉樹中剩余節點的用戶碼道數量,減少步驟1中所述周期CQI二叉樹節點第一層的用戶碼道數量并增加周期CQI二叉樹中剩余節點的用戶碼道數量;
步驟3:若用戶數量繼續增加且通過步驟2無法滿足用戶數量時,擴張SR二叉樹的碼樹結構以及周期CQI二叉樹的碼樹結構;
步驟4:若用戶數減少時,減少步驟1中所述SR二叉樹節點最后一層的用戶碼道數量并增加SR二叉樹中剩余節點的用戶碼道數量,減少步驟1中所述周期CQI二叉樹節點最后一層的的用戶碼道數量并增加周期CQI二叉樹中剩余節點的用戶碼道數量;
步驟5:若用戶數量繼續減少且通過步驟4無法滿足SR閾值和CQI閾值時,收縮SR二叉樹的碼樹結構以及周期CQI二叉樹的碼樹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虹信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武漢虹信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4110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