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差異比較對用例圖進行評價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240205.5 | 申請日: | 2018-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0918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5 |
| 發明(設計)人: | 文濤;陳小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東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8/20 | 分類號: | G06F8/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藍迪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張翔 |
| 地址: | 200241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差異 比較 用例圖 進行 評價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差異比較對用例圖進行評價的方法,用于比較不同開發團隊針對同一領域的用例圖(用戶需求階段的產物)和標準用例圖的差異,完成對不同用例圖的評價,獲得軟件質量的評價。本發明在對用例圖進行評價時包括:(1)根據用例圖的元模型,定義評價指標、評分細則和評分公式;(2)以標準用例圖和待評價用例圖對應的XML文檔作為輸入,根據評價指標從XML文檔中抽取用于比較的數據;(3)根據同義詞對標準用例圖和待評價用例圖的數據進行差異比較;(4)將差異比較的結果帶入評分公式,計算得分,分值越高則待評價用例圖設計得越好。本發明通過對用例圖的比較,在早期階段就發現所設計軟件在功能上的缺陷,度量了軟件的質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軟件質量度量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使用差異比較對軟件開發的需求階段的中間產物-用例圖進行評價打分,通過分數的高低度量軟件設計的好壞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軟件開發方法的成熟和多樣化,軟件在各行各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行業軟件越來越多,質量參差不齊,因此在成本利益最大化的條件下,如何度量一個軟件的質量,為使用方選擇最適合的軟件,為開發方指導進一步的開發,便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對軟件度量的方法很多,比如有從面向對象的角度出發,定義大量度量指標從各方面對軟件的質量進行度量;有從軟件源代碼角度出發,分析代碼中的類之間的調用關系、依賴關系、耦合度等完成對軟件質量的度量;有從測試角度出發,通過各種測試方法對軟件的質量進行度量。但這些度量方法基本都使用在軟件開發階段或者軟件完成階段,在軟件的生命周期中,其質量缺陷發現得越早,所付出的代價也就越小,因此有必要在更早的階段就對其質量進行度量。
需求階段是軟件生命周期的早期階段,用例圖是該階段的一個中間產物。它可以反映出軟件包含的功能,用來說明參與者使用軟件能實現的目標。對于一個具體領域的軟件而言,往往存在一個標準的用例圖,當開發人員需要設計開發某款軟件時,可以將自己設計的用例圖與標準的用例圖進行比較,從而發現自己設計的軟件還存在哪些功能上的問題軟件功能是軟件質量度量的重要內容,在相同條件下,軟件實現的功能越完備,其質量也就越好,因此可以使用用例圖來度量軟件的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差異比較對用例圖進行評價的方法,對于一個待評價的用例圖,該方法首先定義它的評價指標、評分細則和評分公式;然后以標準用例圖和待評價用例圖的XML文檔作為輸入,根據評價指標分別抽取用于比較的數據;接著根據同義詞對抽取的數據進行比較,找出它們的差異;最后將差異比較結果帶入評分公式,計算得分;通過得分的高低反映軟件功能的完備程度和質量的好壞。
實現本發明目的的具體技術方案是:
一種基于差異比較對用例圖進行評價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具體步驟:
步驟1:定義用例圖的評價指標、評分細則以及評分公式;具體為:
評價指標:為六個即:參與者的正確性;用例的正確性;系統邊界的正確性;參與者和參與者之間關系的正確性;參與者和用例之間關系的正確性及用例和用例之間關系的正確性;
評分細則:含以下具體數據:待評價用例圖總分為多少;參與者、用例、系統邊界、參與者和參與者之間關系、參與者和用例之間關系、用例和用例之間關系分別正確一個得多少分,分別記為acell、ucell、bcell、aacell、aucell、uucell;以及每個的最高得分為多少,分別記為amax、umax、bmax、aamax、aumax、uumax;
評分公式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東師范大學,未經華東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4020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