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農田土壤重金屬鈍化劑生產方法及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237477.X | 申請日: | 2018-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1047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7 |
| 發明(設計)人: | 吳洪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洪生 |
| 主分類號: | C09K17/40 | 分類號: | C09K17/40;B09C1/08;C09K10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44 江蘇省南京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重金屬 重金屬鈍化劑 農田土壤 土壤 不溶性金屬鹽 環境保護領域 木質素磺酸鈉 磷酸二氫鉀 球磨機粉碎 生物利用性 土壤生產力 土壤重金屬 多硫化鈣 腐殖酸鉀 食品安全 混合物 硅酸鈉 硫化鉀 膨潤土 生石灰 移動性 鈍化 混懸 混勻 污染 應用 地下水 轉入 生產 | ||
一種農田土壤重金屬鈍化劑生產方法及應用,該技術屬于環境保護領域。該技術通過以下步驟實現:在混懸器中加入多硫化鈣、硫化鉀、磷酸二氫鉀、木質素磺酸鈉、腐殖酸鉀,膨潤土,生石灰,攪拌,混勻,然后轉入球磨機粉碎,再加入硅酸鈉和EDTA,攪拌均勻,將該混合物添加到污染多種重金屬的土壤中,可以將土壤中的多種重金屬固定和鈍化,變成不溶性金屬鹽或堿,大幅降低土壤重金屬的活性和移動性及生物利用性,可以同時消除土壤多種重金屬的污染,保護土壤生產力,保護地下水,保障食品安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環境保護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農田土壤重金屬鈍化劑生產方法及應用。
背景技術
自然界的重金屬主要分布在大氣、水體和土壤中,不同體系中的重金屬分布不同,來源分為自然來源和人為來源。
通過對多個省會城市主要功能區地表灰塵重金屬數據的分析和比對,結果表明,工業區地表灰塵重金屬含量最高,交通區地表灰塵重金屬含量最低,商業區和居民文教區地表灰塵重金屬含量處于中等水平。4種功能區之間地表灰塵重金屬水平分異較大的元素是Zn和 Pb,Cu和Cd在不同功能區地表灰塵中的含量差異較小。
工業區地表灰塵重金屬很大程度上來源于與之有關的工業生產。如鋼鐵生產、汽車制造、冶煉和機械加工、電鍍。交通區地表灰塵主要受交通活動的影響.包括機車剎車塊、輪胎及其它零件的磨損、尾氣的排放以及道路揚塵的反復揚起和沉積。商業區地表灰塵來源相對多樣和復雜,既來源于土壤、空氣沉降,又部分受交通活動的影響,還與建筑物外墻的風化、城市設施表面油漆碎片的脫落、商品的磨蝕以及人群的聚集所產生的灰塵的攜帶和運移有關。居民文教區與商業區地表灰塵重金屬來源部分相似,但具備的獨特來源室內灰塵的輸入。
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環境保護部會同國土資源部開展了首次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布《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調查結果顯示,全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土壤污染較重,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工礦業廢棄地土壤環境問題突出。
污染現狀:全國土壤總的點位超標率為16.1%,其中輕微、輕度、中度和重度污染點位比例分別為11.2%、2.3%、1.5%和1.1%。
從土地利用類型看,耕地、林地、草地土壤點位超標率分別為19.4%、10.0%、10.4%。從污染類型看,以無機型為主,有機型次之,復合型污染比重較小,無機污染物超標點位數占全部超標點位的82.8%。
從污染物超標情況看,鎘、汞、砷、銅、鉛、鉻、鋅、鎳8種無機污染物點位超標率分別為7.0%、1.6%、2.7%、2.1%、1.5%、1.1%、0.9%、4.8%;六六六、滴滴涕、多環芳烴3 類有機污染物點位超標率分別為0.5%、1.9%、1.4%。
從污染分布情況看,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東北老工業基地等部分區域土壤污染問題較為突出,西南、中南地區土壤重金屬超標范圍較大;鎘、汞、砷、鉛4種無機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現從西北到東南、從東北到西南方向逐漸升高的態勢。
土壤重金屬污染除了與工業生產、農業活動等人為活動有關外,還與母質風化過程有關。因此,耕地土壤重金屬污染來源可分成外源污染和內源污染兩大類。其中大氣沉降是土壤重金屬的主要外源輸入因子。此外污水灌溉和化肥施用是耕地土壤重金屬污染的其他外源污染來源。
土壤重金屬污染來源有金屬礦山開采冶煉、化學工業生產、重金屬農藥、污水灌溉和化肥施用以及高地質背景值等,其中有色金屬礦業采選和冶煉所排放的含重金屬廢氣沉降、廢水灌溉,以及廢渣等固體廢料溶蝕擴散進入土壤等是重金屬污染的主要途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洪生,未經吳洪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3747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