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建設海綿城市的雨水口結構及其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235347.2 | 申請日: | 2018-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222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吳文伶;肖緒文;蔣立紅;孫鵬程;周輝;盧海陸;關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3F5/04 | 分類號: | E03F5/04;E03F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晁璐松;朱麗巖 |
| 地址: | 10003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雨水井 海綿 雨水 市政雨水管道 限位調節板 雨水篦子 雨水口 高度調節槽 高度調節 蓄水 掛件 城市建設 頂部內壁 結構設置 雨水存蓄 重要意義 轉軸鉸接 自由開合 匯集處 掛接 筒壁 施工 蚊蟲 蓄積 穿過 緩解 建設 | ||
一種用于建設海綿城市的雨水口結構及其施工方法,雨水口結構設置在海綿設施的雨水匯集處,包括雨水井、蓄水限位調節板和雨水篦子,雨水井的頂部內壁上設有高度調節掛件,雨水井的井底連接有市政雨水管道,筒壁上開有調節蓄水限位調節板與雨水井相對高度的高度調節槽,高度調節槽掛接在高度調節掛件上,雨水篦子與雨水井通過第一轉軸鉸接自由開合,雨水自海綿設施穿過雨水篦子和蓄水限位調節板流入雨水井后匯入市政雨水管道內,形成雨水匯集路徑。本發明能夠根據需要調節海綿設施中蓄積雨水的高度,既可以避免雨水存蓄時間過長,造成蚊蟲滋生,又能夠調節雨水匯入市政雨水管道的時間,對于海綿城市建設,緩解城市內澇具有重要意義。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雨水調控領域,特別是一種適用于海綿城市建設的雨水口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嚴重缺乏的國家,人均擁有水資源量僅相當于世界人均擁有量的1/4。全國668座城市中有400多座缺水,其中比較嚴重的缺水城市達110個。然而同時,雨水資源遭到及其嚴重浪費,雨水集中通過排水管網外排,又給市政雨水管道帶來很大壓力,城市內澇時有發生。很多城市面臨著逢雨必澇,同時又水資源短缺的矛盾。
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也可稱之為“水彈性城市”。國際通用術語為“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為緩解城市內澇和水資源短缺的難題,國家開始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改變以往外排為主的雨水管理模式,將雨水留下并堅持“滲、滯、蓄、凈、用、排”的原則,即雨水先在海綿設施中蓄存、凈化、下滲、回用,將70%以上的雨水就地消納,減少排入市政雨水管道的雨水量。因此在海綿城市建設的新形式下,原有的雨水口構造很難滿足海綿城市建設的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建設海綿城市的雨水口結構及其施工方法,要解決雨水集中通過排水管網外排,市政雨水管道壓力大,城市內澇無法避免的技術問題,還要解決城市水資源短缺浪費極其嚴重,無法滿足海綿城市建設需求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建設海綿城市的雨水口結構,設置在具有高度差的海綿設施的雨水匯集處,包括雨水井、蓄水限位調節板和雨水篦子,
所述海綿設施為下凹綠地、雨水花園、生物滯留池或植草溝,
所述雨水井埋設于雨水匯集處地面之下,雨水井的頂部內壁上設有高度調節掛件,雨水井的井底連接有市政雨水管道,
所述蓄水限位調節板為不設頂板和底板的筒,筒壁上開有調節蓄水限位調節板與雨水井相對高度的高度調節槽,高度調節槽掛接在高度調節掛件上,蓄水限位調節板的頂部伸出或進入雨水井的井口,
所述雨水篦子與雨水井通過第一轉軸鉸接自由開合,雨水篦子罩在雨水井的井口和蓄水限位調節板的上方,所述第一轉軸固定連接在井口的上表面,
雨水自海綿設施穿過雨水篦子和蓄水限位調節板流入雨水井后匯入市政雨水管道內,形成雨水匯集路徑。
所述雨水井的下部內壁上設有雨水通過時可180度轉動、無雨水通過時恢復水平姿態的旋轉隔味板,所述旋轉隔味板通過第二轉軸固定連接在雨水井的內壁上,
所述旋轉隔味板的外輪廓形狀與雨水井的內壁橫截面形狀相適應的門型板,所述門型板為通過一個第二轉軸與雨水井鉸接的單開門板或通過相對兩個第二轉軸與雨水井鉸接的雙開門板。
所述蓄水限位調節板的橫截面形狀與雨水井的橫截面形狀相適應,為圓筒或方筒,所述蓄水限位調節板的頂部綁扎有板體操作繩,
所述高度調節槽在蓄水限位調節板上至少對稱開有兩處,所有高度調節槽的開槽形狀和標高均相同,所述高度調節掛件與高度調節槽一一對應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3534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鉸頭發組件及相關的裝置和地漏
- 下一篇:一種井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