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安檢透視的特定目標識別與增強的方法和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230693.1 | 申請日: | 2018-03-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4989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12 |
| 發明(設計)人: | 李莉莉 | 申請(專利權)人: | 特斯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46 | 分類號: | G06K9/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劉廣達 |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西城***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安檢 透視圖像 圖像區域 目標識別 匹配成功 圖像顯示 位置處 卡通 透視 人體隱私部位 邊緣檢測 獲取目標 目標人體 預先存儲 匹配 申請 隱私 包圍 封閉 暴露 | ||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安檢透視的特定目標識別與增強的方法和系統,其中方法包括:獲取目標人體的X光安檢透視圖像;對所述X光安檢透視圖像進行邊緣檢測,提取由封閉邊緣包圍的圖像區域;將所述圖像區域與預先存儲的模板進行匹配,判斷是否匹配成功,以對所述圖像區域對應的物品進行識別;若匹配成功,將識別出來的物品的圖像顯示在卡通人體的對應位置處。本申請的實施例,通過對目標人體的X光安檢透視圖像進行識別處理,并將識別出的物品的圖像顯示在卡通人體的對應位置處,避免了對人體隱私部位的暴露,保護了人體的隱私,同時提高了安檢速度。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具有目標模式識別功能的智能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安檢透視的特定目標識別與增強的方法和系統。
背景技術
在乘坐地鐵、飛機、鐵路等公共交通工具,進入球場、博物館等公共區域,出入國境以及參與一些重要公共活動時,對人體本身進行安全檢查都是必要的,防止有人隨身攜帶武器、易燃易爆物品、作案工具、毒品、大筆外匯或走私品等違禁物品。對人體的安全檢查手段主要是用金屬探測器或金屬探測門,用警犬嗅探,以及安檢員輕輕拍打衣物進行檢查。但是這些手段要么漏網或誤報警可能性較大,要么花費時間較多,影響通行效率,造成人員滯留擁堵。
事實上,可以利用專用于人體的低劑量X光設備進行透視安檢。透視安檢速度快、不會造成人員滯留,而且能夠直觀顯示出人體隨身攜帶的各種外物的外形,甚至包括體內夾帶的外物都能夠發現,準確率高,而且其輻射劑量對人體健康完全無害。
但是,透視安檢也會直接顯示出被衣物遮擋的身體部位,特別是一些敏感和隱秘的身體區域,這對被檢查者的隱私和個人尊嚴構成了一定的冒犯,難以被法律以及社會公序良俗所認可。
另外,透視圖像為灰度圖,人的身體呈現灰白色,金屬物品呈現灰黑色,二者反差比較大,安檢員尚容易觀察;但是一些非金屬的隨身物品也呈現灰白色,與人的身體顏色反差不大,安檢員觀察就很費力,如果人流量大,通行速度又快,安檢員持續觀察,不但眼睛疲勞,而且很容易看錯或者漏看。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申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用于安檢透視的特定目標識別與增強的方法和系統,來解決現有技術中,透視安檢容易暴露人體隱私部位,同時對與人體顏色反差較小的物體識別滿的技術問題。
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請提出了一種用于安檢透視的特定目標識別與增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獲取目標人體的X光安檢透視圖像;
對所述X光安檢透視圖像進行邊緣檢測,提取由封閉邊緣包圍的圖像區域;
將所述圖像區域與預先存儲的模板進行匹配,判斷是否匹配成功,以對所述圖像區域對應的物品進行識別;
若匹配成功,將識別出來的物品的圖像顯示在卡通人體的對應位置處。
在一些實施例中,還包括:
若匹配失敗,則將所述圖像區域標記為未知物品,并將所述未知物品的圖像顯示在卡通人體的對應位置處。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所述對所述X光安檢透視圖像進行邊緣檢測,提取由封閉邊緣包圍的圖像區域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對所述X光安檢透視圖像進行圖像增強,濾波去除噪聲干擾,并去除偽影,然后再增強對比度,增強所述X光安檢透視圖像不同灰度顏色區域的反差。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對所述X光安檢透視圖像進行邊緣檢測,提取由封閉邊緣包圍的圖像區域具體包括:
采用canny邊緣檢測算子對所述X光安檢透視圖像進行邊緣檢測,提取由封閉邊緣包圍的圖像區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采用canny邊緣檢測算子對所述X光安檢透視圖像進行邊緣檢測,提取由封閉邊緣包圍的圖像區域,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特斯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特斯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3069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