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芳綸光纜加強芯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224793.3 | 申請日: | 2018-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3732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9 |
| 發明(設計)人: | 顧炳華;魏強;吳國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易諾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1/30 | 分類號: | B29C41/30;G02B6/44;C08L101/00;C08K5/14;C08K3/26;C08K3/22;C08K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連和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張濤 |
| 地址: | 215421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光纜 加強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芳綸光纜加強芯的制備方法,加強芯通過膠液涂覆在芳綸固化而成,其中,膠液包含60?80%的基體樹脂、1?3%的過氧化二苯甲酰、5?6%的過氧化苯甲酸叔丁酯、5?6%的脫模劑和8?28%的填料,填料由30?70%的重鈣和30?70%的氫氧化鋁組成;將混合后的膠液通入氣體,使膠液中存在細小的氣泡,而后將膠液加熱至200℃后充入涂覆裝置,芳綸通過放線裝置勻速放線,經過涂覆裝置進行膠液涂覆,從模具的模具孔進入烘干裝置進行固化,進而進入檢測裝置對加強芯表面光潔度進行檢測,最后以0.5?1m/s的速度勻速收線。采用上述制備工藝和原料配比制備的芳綸光纜加強芯,在膠液內沖入氣泡,減少膠液的使用量,同時又具有韌勁,芳綸的強度,使加強芯具有質量輕、強度高、抗拉伸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芳綸光纜加強芯的生產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芳綸光纜加強芯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互聯網在人類工作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光纜則是互聯網傳播信息的基石。光纜一旦損壞,就會對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不可估計的損失。所以要采取一定的手段對光纜進行保護和加強,以保證網絡、信息傳播的通暢。
為了使光纜不易受損,在光纜中加入加強芯以提高光纜強度。光纜加強芯種類繁多,可分為金屬光纜加強芯和非金屬光纜加強芯。傳統的金屬光纜加強芯一般是鋼絲,由于金屬的導電性和活潑性會對光纜中的光纖通信產生干擾而且易腐蝕,使用壽命較短,所以需要一種耐腐蝕、不導電、使用壽命長、不干擾光纖通訊的光纜加強芯材料。芳綸作為一種非金屬材料,將其制成的光纜加強芯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上述鋼絲加強芯的缺陷,還因其本身質量遠小于鋼絲而具有質量輕的優點。但芳綸光纜加強芯在耐腐蝕性強弱、使用壽命長段和質量輕重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改進空間。
發明內容
針對以上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公開了一種芳綸光纜加強芯的制備方法,加強芯通過膠液涂覆在芳綸上固化而成,其中,膠液包含60-80%的基體樹脂、1-3%的過氧化二苯甲酰、5-6%的過氧化苯甲酸叔丁酯、5-6%的脫模劑和8-28%的填料,所述填料由30-70%的重鈣和30-70%的氫氧化鋁組成;將混合后的膠液通入氣體,使膠液中存在細小的氣泡,而后將膠液加熱至200℃后充入涂覆裝置,所述芳綸通過放線裝置勻速放線,經過所述涂覆裝置進行膠液涂覆,從模具的模具孔進入烘干裝置進行固化,進而進入檢測裝置對加強芯表面光潔度進行檢測,最后以0.5-1m/s的速度勻速收線。
進一步地,所述檢測裝置監測到加強芯表面具有凸起時,降低所述放線裝置的放線速度和所述收線裝置的收線速度,以增加加強芯在烘干裝置內的烘干時間。
進一步地,加強芯經過烘干裝置時,先對加強芯在340-360℃的環境下進行快速烘干,使表面先固化,而后通過290-310℃熱風進行快速吹風,使其全部固化。
進一步地,所述涂覆裝置包括注膠本體、儲膠箱、設置在所述注膠單元一側的注風設備,所述注膠本體內具有涂覆腔,所述注膠本體的一端設置有用于進料和注風的進口,另一端設置有出口,出口處設置有用于剔除多余膠液的模具,所述進口、所述模具的模具孔和所述涂覆腔設置在同一水平線上;
所述注膠本體上方設置有至少一個與所述涂覆腔連通的注膠口,并且在下方設置有至少一個排膠口,所述儲膠箱將膠液從所述注膠口注入所述涂覆腔內,將所述涂覆腔內的膠液從排膠口回流至所述儲膠箱內。
進一步地,所述涂覆腔內還設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將涂覆腔分隔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并且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在所述分隔板兩端連通。
進一步地,還包括泄壓口,所述泄壓口上設置有第一壓力傳感器和電磁閥。
進一步地,所述進口與所述涂覆腔之間的通道上設置有至少一個第二壓力傳感器和至少一個溫度傳感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易諾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易諾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2479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