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WAPI的加密傳輸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216254.5 | 申請日: | 2018-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619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26 |
| 發明(設計)人: | 彭濤;茅衛華;王勇;常體;王均海;解海紅;周運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博洛米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H04W12/02;H04W12/06;H04W84/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00 | 代理人: | 馬曉輝 |
| 地址: | 210007 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加密卡 通信模塊 加密傳輸 主控模塊 數據加密和解密 無線局域網技術 無線局域網協議 無線局域網應用 無線局域網 加密/解密 傳輸應用 設備可用 數據加密 數據通信 通信數據 網絡通信 物理接口 網絡 高安全 內網 通信 外網 通信設備 分類 拓展 | ||
本發明具體涉及一種基于WAPI的加密傳輸方法,首先將設備與網絡進行預先的分類;設備分為主控模塊與通信模塊。主控模塊為需要進行網絡通信的設備。通信模塊為負責數據的加密/解密以及使用無線局域網協議及WAPI協議和AP通信的設備。網絡分為網絡內網和外網。其次通信模塊上通過物理接口與加密卡相連。在通信時通信數據送至加密卡,由加密卡負責數據加密和解密工作。發明將無線局域網技術、WAPI協議及加密卡設備相結合,形成一種新的通信設備,使用該技術能使WAPI無線局域網傳輸應用于對數據加密有較高要求的場合,拓展WAPI無線局域網應用的范圍。因此該方法以及其設備可用于有較高安全要求的數據通信場合。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網絡安全傳輸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WAPI的加密傳輸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基于IEEE802.11無線局域網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我國也據此提出了基于該協議的WAPI(Wireless LAN Authentication and Privacy Infrastructure無線局域網鑒別和保密基礎結構)協議,該協議是中國無線局域網安全強制性標準。
然后,由于無線傳播的特性,使得數據很容易被獲取分析,即使使用WAPI協議來保證數據安全 ,由于WAPI的加密算法及流程是公開的,仍然有被分析破解的可能性, 在一些有更高安全場合,僅依靠WAPI保證數據安全,仍然存在較大風險。
因此,發明一種基于WAPI的加密傳輸方法,可以利用現有的無線局域網技術,應用于有更高安全場合的場景,拓展該技術的使用范圍。
發明內容
1、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上述提出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基于WAPI的加密傳輸方法,本方法是根據現有WAPI設備和無線局域網的特性,以及需要進行加密通訊的設備普遍具備的硬件接口和軟件接口,提出的一種解決方案,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擴展性。
2、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WAPI的加密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設備與網絡進行預先的分類;其中設備分為:主控模塊與通信模塊;所述主控模塊為需要進行網絡通信的設備;所述通信模塊為負責數據的加密/解密以及使用無線局域網協議及WAPI協議和AP通信的設備;網絡分為;網絡內網和外網;
步驟二:所述通信模塊上通過物理接口與加密卡相連;在通信時,通信數據需送至加密卡,由加密卡負責數據加密和解密工作。
進一步地,步驟二包括內網側數據要通過對外傳播時,需經過通信模塊的加密卡進行數據加密,再由外網側經過WAPI、IEEE802.11協議處理后發送。
進一步地,所述通信模塊上使用IPSEC協議進行IP數據包封裝,使用NAT地址變換技術,實現數據在外網側的傳輸和路由。
進一步地,所述通信模塊使用網橋即802.1d協議;所述通信模塊使用USB口和主控模塊連接;或者所述通信模塊使用ACM協議和主控模塊通信;或者所述通信模塊使用PHY接口通過之間使用IEEE802.3協議直接和主控模塊通信。
3、有益效果:
本發明將無線局域網技術、WAPI協議及加密卡設備相結合,形成一種新的通信設備,使用該技術能使WAPI無線局域網傳輸應用于對數據加密有較高要求的場合,拓展WAPI無線局域網應用的范圍。因此該方法以及其設備可用于有較高安全要求的數據通信場合。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通信模塊的結構圖;
圖2為本發明的通信模塊的工作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博洛米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南京博洛米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1625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