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面向多機緊密編隊飛行基于UWB通信與定位方法及一體化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210798.0 | 申請日: | 2018-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2167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3 |
| 發明(設計)人: | 尹棟;李杰;王祥科;相曉嘉;曹述強;賴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W64/00 | 分類號: | H04W64/00;H04W4/42;G01S19/46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周長清 |
| 地址: | 410073 ***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面向 緊密 編隊 飛行 基于 uwb 通信 定位 方法 一體化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面向多機緊密編隊飛行基于UWB通信與定位方法及一體化系統,該方法為:在“長機?僚機”編隊中,長機按照設定的航線飛行,僚機去自主“跟隨”長機完成編隊;在長機上安裝GPS模塊和UWB模塊以完成定位、飛行控制模塊以完成飛行控制、機間通信設備以完成機站通信和機間通信,在僚機上安裝處理器實現編隊控制算法;在編隊的過程中,由GPS模塊來引導僚機接近長機,當機間的相對距離達到UWB的有效工作距離之內,就引入UWB的數據來實現緊密編隊。該系統用來實施上述方法。本發明具有原理簡單、易實現、可靠性好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主要涉及到無人機領域,特指一種面向多機緊密編隊飛行基于UWB通信與定位方法及一體化系統。
背景技術
多無人機(UAVs)編隊可以協同完成任務,提高單次作戰任務的成功概率,因而引起各國對多機編隊飛行的研究熱潮。而UAV緊密編隊具有重量輕、展弦比大、氣動性能好以及結構強度高的特點,更是目前研究的熱點。相比單UAV飛行,多UAV緊密編隊更加復雜,需要突破一系列技術難點。其中,機間相對定位是緊密編隊的關鍵問題。
目前無人機廣泛采用GPS定位技術,使得無人機的定位精度控制在10米左右,而密集編隊需要達到分米級、甚至厘米級的精度。如果進一步提高精度,就要采用差分GPS、雷達、視覺傳感器等技術,這將增大無人機系統的復雜程度,并且增加成本,有悖于發展無人機集群的初衷。
由于無人機是在一定區域內緊密編隊,所以可以考慮無線定位技術。常用的無線定位技術包括紅外線、藍牙、Wifi、ZigBee、RFID等,都難以滿足緊密編隊的需求。紅外線只適合短距離傳播,而且容易被光源干擾,在定位精度上有很大局限性。藍牙和Wifi基于接收信號強度(RSSI)實現定位,均適用于小范圍定位,受噪聲干擾較大,定位誤差不穩定。ZigBee也基于RSSI定位,受干擾影響大,定位精度較低(約3米)。而RFID技術需要布設大量基站,整體成本較高,且系統穩定性差,定位誤差較大(約20米)。
超寬帶(UWB)信號采用持續時間極短的窄脈沖,對時間、空間的分辨力都很強。不考慮其他誤差時,其定位精度可以達到厘米級。與傳統的窄帶系統相比,具有穿透力強、功耗低、抗多徑效果好、安全性高、系統復雜度低、能提供精確定位精度等優點。有從業者人員的研究表明,UWB在對靜態目標定位時的精度甚至可以達到2厘米,而對動態目標定位的精度也可以控制在30厘米內。因此,UWB技術應用于UAV相對定位是十分可行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原理簡單、易實現、可靠性好的面向多機緊密編隊飛行基于UWB通信與定位方法及一體化系統。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面向多機緊密編隊飛行基于UWB通信與定位方法,在“長機-僚機”編隊中,長機按照設定的航線飛行,僚機去自主“跟隨”長機完成編隊;在長機上安裝GPS模塊和UWB模塊以完成定位、飛行控制模塊以完成飛行控制、機間通信設備以完成機站通信和機間通信,在僚機上安裝處理器實現編隊控制算法;在編隊的過程中,由GPS模塊來引導僚機接近長機,當機間的相對距離達到UWB的有效工作距離之內,就引入UWB的數據來實現緊密編隊。
作為本發明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在編隊控制過程中,GPS模塊用來引導僚機接近長機,處理器用來檢測是否有穩定的UWB定位數據。
作為本發明方法的進一步改進:當UWB模塊能在數據速率850KHz的模式下穩定工作時,利用低頻的UWB定位來控制UAV編隊;隨著距離的靠近,當UWB模塊在數據速率6.8MHz的模式下穩定工作時,就利用高頻的UWB定位來控制UAV編隊;一旦飛機距離增大,UWB模塊無法穩定定位,及時切換回GPS定位,保證能在全過程中得到長機與僚機的相對位置關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1079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