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遠場語音功能實現方法、設備、系統及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210251.0 | 申請日: | 2018-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9750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8 |
| 發明(設計)人: | 吳登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10L15/22 | 分類號: | G10L15/22;G10L15/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鴻德海業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2 | 代理人: | 袁媛 |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語音檢測單元 算法單元 智能設備 存儲介質 語音功能 語音信號 遠場 喚醒 語音信號傳輸 語音信號檢測 待機狀態 控制系統 聲學效果 用戶操作 預定方式 運算處理 遙控器 能耗 束縛 檢測 應用 | ||
1.一種遠場語音功能實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于智能設備上的語音檢測單元實時地進行語音信號檢測;
當檢測到喚醒詞時,所述語音檢測單元喚醒位于所述智能設備上的處于待機狀態的算法單元;
所述語音檢測單元將獲取到的語音信號傳輸給所述算法單元,以便所述算法單元按照預定方式對所述語音信號進行運算處理,并將處理后的語音信號發送給所述智能設備的控制系統,完成對應的控制操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語音檢測單元包括:至少包含兩個麥克風的麥克風陣列。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當檢測到喚醒詞時,所述語音檢測單元喚醒處于待機狀態的算法單元包括:
當所述麥克風陣列中的任一麥克風檢測到喚醒詞時,則喚醒處于待機狀態的算法單元。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語音檢測單元將獲取到的語音信號傳輸給所述算法單元包括:
所述語音檢測單元將獲取到的語音信號透明傳輸給所述算法單元。
5.一種遠場語音功能實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于智能設備上的算法單元獲取位于所述智能設備上的語音檢測單元發送來的喚醒信號,從待機狀態轉換為激活狀態,所述喚醒信號為所述語音檢測單元實時地進行語音信號檢測、當檢測到喚醒詞時發送給所述算法單元的;
所述算法單元獲取所述語音檢測單元發送來的、所述語音檢測單元獲取到的語音信號;
所述算法單元按照預定方式對所述語音信號進行運算處理,并將處理后的語音信號發送給所述智能設備的控制系統,完成對應的控制操作。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語音檢測單元包括:至少包含兩個麥克風的麥克風陣列。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算法單元獲取所述語音檢測單元發送來的喚醒信號,從待機狀態轉換為激活狀態包括:
當獲取到所述麥克風陣列中的任一麥克風檢測到喚醒詞后發送來的喚醒信號時,則從待機狀態轉換為激活狀態。
8.一種語音檢測單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語音檢測單元位于智能設備上;所述語音檢測單元中包括:檢測模塊以及喚醒模塊;
所述檢測模塊,用于實時地進行語音信號檢測,當檢測到喚醒詞時,通知所述喚醒模塊;
所述喚醒模塊,用于當接收到來自所述檢測模塊的通知時,喚醒位于所述智能設備上的處于待機狀態的算法單元;
所述檢測模塊進一步用于,將獲取到的語音信號傳輸給所述算法單元,以便所述算法單元按照預定方式對所述語音信號進行運算處理,并將處理后的語音信號發送給所述智能設備的控制系統,完成對應的控制操作。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語音檢測單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語音檢測單元中包括:至少兩個麥克風;
每個麥克風中分別包括所述檢測模塊以及所述喚醒模塊。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語音檢測單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檢測模塊將獲取到的語音信號透明傳輸給所述算法單元。
11.一種算法單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算法單元位于智能設備上;所述算法單元中包括:狀態轉換模塊以及信號處理模塊;
所述狀態轉換模塊,用于獲取位于所述智能設備上的語音檢測單元發送來的喚醒信號,將所述算法單元從待機狀態轉換為激活狀態,所述喚醒信號為所述語音檢測單元實時地進行語音信號檢測、當檢測到喚醒詞時發送給所述算法單元的;
所述信號處理模塊,用于獲取所述語音檢測單元發送來的、所述語音檢測單元獲取到的語音信號,按照預定方式對所述語音信號進行運算處理,并將處理后的語音信號發送給所述智能設備的控制系統,完成對應的控制操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未經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1025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