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帶圓雕圖案的羊舞嶺窯陶藝制品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205363.7 | 申請日: | 2018-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834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0 |
| 發明(設計)人: | 孫紅權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城市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4B33/34 | 分類號: | C04B33/34;C03C8/00;C04B41/89;B44C5/00;G01N33/38;G06K9/62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信立達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包曉靜 |
| 地址: | 413000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制備 陶瓷 圓雕 陶藝制品 放入 利坯 晾曬 陶瓷內外表面 制備技術領域 圖案 生產效率 美觀性 車盤 瓷石 紅爐 礦區 拉坯 練泥 木架 泥塊 屈伸 燒窯 施釉 鐵制 匣缽 印模 印坯 釉面 磚狀 轉盤 彩繪 燒制 成功率 刀具 轉動 雕刻 取出 清晰 收益 覆蓋 配合 | ||
本發明屬于陶藝制備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帶圓雕圖案的羊舞嶺窯陶藝制品及其制備方法,從礦區采取瓷石練成磚狀的泥塊,通過轉盤隨手法的屈伸進行拉坯,通過印模覆蓋印坯,再通過利通配合車盤轉動進行利坯,將利坯后的陶瓷放在木架上進行晾曬;用竹、骨或鐵制的刀具對晾曬好的陶瓷進行雕刻,然后對陶瓷內外表面施釉,再將陶瓷放入匣缽中進行燒窯,燒制完畢取出后在釉面彩繪,最后放入紅爐進行低溫燒烘。該方法明確清晰,從練泥到燒烘每個步驟均進行了詳細介紹,大大增加了陶藝制備的成功率與美觀性,提高生產效率與收益,具有很大的推廣價值和意義。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陶藝制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帶圓雕圖案的羊舞嶺窯陶藝制品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陶瓷是以粘土為主要原料以及各種天然礦物經過粉碎混煉、成型和煅燒制得的材料以及各種制品。陶器和瓷器的總稱。陶瓷的傳統概念是指所有以粘土等無機非金屬礦物為原料的人工工業產品。它包括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經混煉、成形、煅燒而制成的各種制品。目前,陶藝制品方法多種多樣,制備方法也是五花八門,并沒有一種比較齊全的制備方法,步驟描述比較模糊,使人們在學習中產生迷惑,制備的陶瓷良品率低且不美觀。
綜上所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是:
現有的陶藝制品方法不完善,制備的陶瓷良品率低且不美觀。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帶圓雕圖案的羊舞嶺窯陶藝制品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帶圓雕圖案的羊舞嶺窯陶藝制品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礦區采取瓷石進行練泥;
通過轉盤進行拉坯;
通過印模覆蓋進行印坯;
通過利桶進行利坯;
放置在木架上進行曬坯;
用竹、骨或鐵制的刀具進行雕刻;
對陶瓷內外表面施釉;
將陶瓷放入匣缽進行燒窯;
在釉面進行彩繪;
紅爐低溫燒烘。
從礦區采取瓷石練成磚狀的泥塊,通過轉盤隨手法的屈伸進行拉坯,通過印模覆蓋印坯,再通過利通配合車盤轉動進行利坯,將利坯后的陶瓷放在木架上進行晾曬;半干后用竹、骨或鐵制的刀具對晾曬好的陶瓷進行雕刻,然后對陶瓷內外表面施釉,再將陶瓷放入氣窯中進行燒窯,燒制完畢取出后在釉面彩繪,最后放入烤花窯進行低溫燒烘。
進一步,練泥步驟為:
步驟一:在礦區采取瓷石;
步驟二:人工用鐵錘將瓷石敲碎至雞蛋大小的塊狀;
步驟三:利用水碓舂將瓷石打成粉狀;
步驟四:淘洗,除去雜質,沉淀后制成磚狀的泥塊。
進一步,施釉方法包括一下步驟:
(1)濕釉制備:向釉料中加入釉料重量3~5倍量的水,攪拌均勻,置于-23~-21℃冷凍10~12小時,取出后,加入釉料重量3~5倍量的無水酒精,研磨均勻,粒徑為60~70μm,得噴施釉料;
(2)一次施釉:將待用釉料均勻噴到坯體表面,厚度為0.3~0.4mm,置于溫度為34~38℃、濕度為83~85%的環境中靜置10~12小時,得一次施釉坯體;
(3)干釉制備:將步驟(1)得到的噴施釉料冷凍干燥至含水量為4~6%,研磨至粒徑為3~5μm,得干施釉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城市學院,未經湖南城市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0536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大尺寸坭興陶的燒制工藝
- 下一篇:一種石墨烯增強陶瓷涂層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