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線投射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203906.1 | 申請日: | 2018-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2742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24 |
| 發明(設計)人: | 王正 | 申請(專利權)人: | 誠益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S41/20 | 分類號: | F21S41/20;F21V5/04;F21V7/04;F21V29/71;F21W102/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梁麗超;田喜慶 |
| 地址: | 中國***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第一表面 反射單元 透鏡單元 光線投射裝置 導熱 發光單元 發光結構 介面單元 集光效率 傾斜設置 透鏡光軸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光線投射裝置,其包括一導熱介面單元、一發光單元、一第一反射單元以及一透鏡單元。導熱介面單元包括一第一表面。發光單元包括一設置在第一表面上的第一發光結構。第一反射單元對應于第一發光結構設置。透鏡單元對應于第一反射單元。第一表面相對于透鏡單元的一透鏡光軸呈傾斜設置。借此,本發明達到了提高集光效率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光線投射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能應用于車燈裝置上的光線投射裝置。
背景技術
首先,現有的機車或汽車用前照燈的發光模塊,可分為鹵鎢燈、鹵素燈或HID燈(高強度氣體放電燈,High Intensity Discharge Lamp)等燈泡。另外,如TW M539600號專利案所公開的“車燈裝置及其光源模塊”專利案中,是以發光二極管(LED)作為其光源而取代現有鹵鎢燈、鹵素燈或HID燈。然而,在此架構中,其散熱效果及集光效率并不佳。
接著,如TW M536321號專利案所公開的“車燈裝置及其光源模塊”專利案中,主要是利用反射殼體14及設置在基板11上的第一發光元件12 而產生近光燈光型,并利用設置在基板11上的第二發光元件13而產生遠光燈光型。然而,在TW M536321專利案中,基板11為一具有明顯厚度的散熱基板,其本身不具導電的功能。此外,由TW M536321專利案的第 1圖及第2圖可以了解,第一發光元件12及第二發光元件13都是是設置在一陶瓷基板上,再固定在一金屬電路板(MCPCB)上,之后再將具有陶瓷基板及第一發光元件12(或第二發光元件13)設置在基板11上。因此,第一發光元件12及第二發光元件13的散熱路徑為依序通過陶瓷基板、金屬電路板、基板以及散熱件。所以,TW M536321專利案的散熱路徑過長,因此整體散熱效果不明顯。并且由以上的敘述可知,第一發光元件12 的發光面以及第二發光元件13的發光面之間,并不是最短距離,造成體積大及發光效率不佳等缺點。再者,TW M536321專利案的整體結構(如反射殼體、遮板、透鏡、發光元件)的荷重,是承載在基板11上,另外,導熱路徑也是在經過同一個基板架構下進行,并無法分別地有效達到熱傳導路徑與荷重結構分離的效果。再者,也由于TW M536321專利案中的第一發光元件與第二發光元件表面之間的距離較長,因此,在為了提升近光燈的發光效率,第一發光元件12的發光面必須在固定部19的中心軸線(參考軸線,Reference axis)附近,此舉將導致第二發光元件13的發光面遠離現有鹵鎢燈、鹵素燈或HID燈的遠光燈燈絲位置,而導致遠光燈的發光效率較差。
進一步來說,TW M536321專利案中的基板11是呈平行于透鏡的透鏡光軸設置的,且第一發光元件12及第二發光元件13的發光面也是呈平行于透鏡的透鏡光軸設置的,因此,TW M536321專利案的整體集光效率并不佳。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光線投射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其中一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光線投射裝置,其包括一導熱介面單元、一發光單元、一第一反射單元、一第二反射單元以及一透鏡單元。導熱介面單元包括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相對于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發光單元包括一設置在第一表面上的第一發光結構以及一設置在第二表面上的第二發光結構。第一反射單元對應于第一發光結構設置。第二反射單元對應于第二發光結構設置。透鏡單元對應于第一反射單元以及第二反射單元。
更進一步地,第一表面相對于透鏡單元的一透鏡光軸呈傾斜設置,且第二表面相對于透鏡光軸呈傾斜設置。
更進一步地,第一反射單元具有一第一反射表面,其中一部分的第一反射表面面向透鏡單元,第二反射單元具有一第二反射表面,其中一部分的第二反射表面背對透鏡單元。
更進一步地,第一反射單元具有一第一焦點以及一對應于第一焦點的第二焦點,透鏡單元具有一透鏡光軸以及一位于透鏡光軸上的透鏡焦點;其中,第一發光結構對應于第一反射單元的第一焦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誠益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誠益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0390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