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聚酯纖維紡絲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202647.0 | 申請日: | 2018-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1582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19 |
| 發明(設計)人: | 王慧麗;張國華;向前進;吳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揚州君禾薄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1D1/06 | 分類號: | D01D1/06;D01D1/10;D01D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仁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張換君 |
| 地址: | 211400 江蘇省揚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紡絲 進料模塊 余熱循環 溶劑回收裝置 紡絲工藝 紡絲裝置 供熱模塊 加熱裝置 聚酯纖維 溶劑蒸氣 供氣箱 氣壓桿 熱量回收利用 生產聚氨酯 惰性氣體 紡絲原液 安裝架 上表面 纖維絲 溶劑 混勻 過濾 能耗 纖維 回收 配合 | ||
1.一種聚酯纖維紡絲工藝,其特征在于:該工藝采用紡絲裝置;其中,所述紡絲裝置包括進料模塊(1)、氣壓桿(2)、紡絲模塊(3)、供熱模塊(4)、余熱循環模塊(5)和溶劑回收裝置(6);所述進料模塊(1)包括進料倉和過濾單元(11),過濾單元(11)設于進料倉中,過濾單元(11)用于對紡絲液進行過濾和攪拌;進料倉的左端通過二號電磁閥(12)與供料管(13)連接;進料倉的上端通過軟管和三號電磁閥(14)與供氣箱(15)連接;所述氣壓桿(2)用于配合進料模塊(1)工作;所述供熱模塊(4)用于向紡絲模塊(3)中輸送溶劑蒸氣;所述余熱循環模塊(5)設于紡絲模塊(3)的底部;所述溶劑回收裝置(6)通過一號電磁閥與紡絲模塊(3)連接;所述供氣箱(15)用于向進料模塊(1)輸送惰性氣體;所述供氣箱(15)中設有一號氣壓表,供氣箱(15)通過安裝架固定安裝在加熱裝置(45)的上表面;
所述紡絲模塊(3)包括密封倉(31)、噴絲板(32)、假捻裝置(33)和滾絲裝置(34);所述密封倉(31)包括一號上底板、一號側板和一號下底板(35),一號上底板通過一號側板固定安裝在一號下底板(35)的上表面;所述上底板設有貫穿至進料模塊(1)的一號進料口(16);所述噴絲板(32)通過金屬管與一號進料口(16)固定連接;所述假捻裝置(33)設于下底板的上表面;所述滾絲裝置(34)用于配合假捻裝置(33)工作;
其具體工藝步驟如下:
步驟一:將溫度為290至310度之間的二甲基酰胺蒸氣和氮氣按體積比為1:2.5混合成混合氣體,將混合氣體通入供熱模塊(4),供熱模塊(4)將混合氣體輸送到紡絲模塊(3)中進行預熱;高溫的混合氣用于對噴絲板(32)噴出的纖維絲進行硬化處理;同時,余熱循環模塊(5)和溶劑回收裝置(6)開始工作;
步驟二:在步驟一對紡絲模塊(3)預熱二十分鐘以后,將紡絲原液通過供料管(13)輸送至進料倉中;
步驟三:當步驟二中的紡絲原液的體積占進料倉體積的四分之三時;紡絲原液通過抽吸泵將供氣箱(15)中的惰性氣體輸送至進料倉中,通過增加進料倉的氣壓來將紡絲原液輸送到噴絲板(32)上;
步驟四:步驟三中噴出的纖維絲被步驟一中的混合氣體硬化,然后假捻裝置(33)對硬化后的纖維絲進行假捻;
步驟五:滾絲裝置(34)將步驟四中被假捻后的纖維絲進行收卷拉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聚酯纖維紡絲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單元(11)包括四層過濾網(17)、滑動伸縮桿(18)和彈性橡膠套(19);所述四層過濾網(17)之間通過滑動伸縮桿(18)連接;所述彈性橡膠套(19)設于滑動伸縮桿(18)的外層。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聚酯纖維紡絲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熱模塊(4)包括供熱倉(41)和雙向螺紋隔板(42);所述供熱倉(41)的二號底板(43)下表面設有貫穿二號底板(43)的噴氣孔(44);所述雙向螺紋隔板(42)與供熱倉(41)同軸安裝在二號底板(43)的上表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聚酯纖維紡絲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一號下底板(35)為夾層結構,一號下底板(35)的內部設有儲液腔(36);所述一號下底板(35)的下表面對稱設有貫穿至儲液腔(36)的一號進液孔(37)和二號進液孔(38);所述余熱循環模塊(5)包括一號管(51)、二號管(52)、抽吸泵和加熱盒(53);所述加熱盒(53)通過抽吸泵與一號管(51)一端連接,一號管(51)的另一端與一號進液孔(37)連接;所述加熱盒(53)通過二號管(52)與二號進液孔(38)連接;所述加熱盒(53)用于對溶劑進行加熱。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聚酯纖維紡絲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雙向螺紋隔板(42)的材料為鎢鋼和不銹鋼中的一種。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聚酯纖維紡絲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層過濾網(17)按從上往下的順序孔徑依次是220目、250目、300目、350目;所述四層過濾網(17)中相鄰兩層過濾網(17)之間的間距為十五到二十厘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揚州君禾薄膜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揚州君禾薄膜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0264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