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U型槽敞口復合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200416.6 | 申請日: | 2018-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9370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2 |
| 發明(設計)人: | 龍浪波;劉漢凱;周全能;郭全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9/00 | 分類號: | E02D29/00;E02D2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瑩;吳歡燕 |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邊墻 圍護樁 底板 復合結構 敞口 承壓 冠梁 豎向 內凹部 外凸部 受力 抵抗 橫向受力 結構安全 配合連接 敷設 防水層 抗拔樁 連接梁 外側壁 浮力 抗浮 兩排 承接 阻擋 保證 施工 | ||
本發明提供一種U型槽敞口復合結構,包括底板、邊墻、冠梁和圍護樁,底板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兩塊邊墻,底板和兩塊邊墻共同構成U型結構;圍護樁設置有兩排,每排圍護樁分別設置在兩塊所述邊墻的外側;每排圍護樁的頂部分別承接所述冠梁;冠梁靠近邊墻的一側設有外凸部,邊墻的外側壁上設有內凹部,每個外凸部與對應的邊墻的內凹部配合連接,以使邊墻抵抗豎向浮力;兩個連接梁,用于分別連接對應所述邊墻與所述阻擋塊,以使所述邊墻抵抗橫向受力和豎向承壓受力;并能夠保證防水層不間斷敷設。本發明的敞口復合結構能夠在不設抗拔樁和承壓樁的情況下保證結構承受水平和豎向承壓、抗浮受力,該結構簡單、施工便捷、結構安全可靠。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工程領域,尤其涉及一種U型槽敞口復合結構。
背景技術
在高層建筑、市政道路及地鐵等地下空間開發工程中,地下到地面過渡段通常采用U型槽敞口的結構形式。U型槽結構主要由鋼筋混凝土底板和邊墻組成,其主要工作機理是,通過邊墻承受水土壓力,通過邊墻、底板自重及附屬設施自重抵抗地下水浮力,從而保持結構的穩定性,確保結構正常使用。
在地下水位較高的地區,U型槽敞口段應無覆土壓重,僅靠自重往往不能滿足抗浮要求,需要采取抗浮措施,設置抗拔樁,通過主體結構自重和土體對抗拔樁的側摩阻力共同抵抗地下水的浮力作用。但是抗拔樁的設置改變了U型主體結構的受力模式,使得結構底板產生應力集中現象,易引發樁頭局部滲漏水。
當U型槽邊墻高度較高時,為抵抗邊墻外側水土壓力,通常采用增大邊墻厚度或采用內支撐的方法。增大邊墻厚度到一定程度時需耗費大量鋼筋和混凝土,此種方法經濟性較差;而采用兩邊墻間加內支撐的方法會降低U型槽凈高,影響使用效果,在U型槽內寬較大時無法實現。因此,邊墻較高時,U型槽敞口復合結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在不設抗拔樁和承壓樁的情況下保證U型槽敞口段結構豎向受力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U型槽敞口復合結構。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U型槽敞口復合結構,包括底板、邊墻、冠梁和圍護樁,其中,所述底板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兩塊邊墻、且兩塊所述邊墻平行設置,所述底板和兩塊所述邊墻共同構成U型結構;
所述圍護樁設置有兩排,每排所述圍護樁分別設置在兩塊所述邊墻的外側、且與對應所述邊墻的外側壁接觸;每排所述圍護樁的頂部分別承接一根所述冠梁;
每個所述冠梁靠近所述邊墻的一側設有外凸部,每個所述邊墻的外側壁上設有內凹部,每個所述外凸部與對應的所述邊墻的內凹部凹凸配合連接,以使所述邊墻抵抗豎向浮力。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還包括:
兩塊阻擋塊,分別與對應所述冠梁上遠離所述邊墻的一側側面抵接;
兩個連接梁,用于分別連接對應所述邊墻與所述阻擋塊,以使所述邊墻抵抗橫向受力。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冠梁靠近所述邊墻的一側伸出對應所述圍護欄的部分構成所述外凸部,所述外凸部與對應的所述邊墻的外側壁上的內凹部凹凸嵌合。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外凸部嵌入所述內凹部的深度為 100~200mm。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冠梁遠離所述邊墻的一側側面與對應所述圍護欄的外側面處于同一平面上。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連接梁與對應所述阻擋塊連接構成L 型結構,并由混凝土澆筑一體成型。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連接梁設置在所述冠梁的頂部,且所述連接梁的底面與所述冠梁的頂面貼合,所述阻擋塊與所述冠梁遠離所述邊墻的一側側面抵接,以使所述邊墻抵抗橫向受力和豎向承壓受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0041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