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在覆膜蠶豆種植用緩/控釋的高效氮肥及其施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198630.2 | 申請日: | 2018-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835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0 |
| 發明(設計)人: | 韓梅;劉玉皎;張宏亮;王建忠;李正鵬;陳義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海省農林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5G1/00 | 分類號: | C05G1/00;A01B7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李樹志 |
| 地址: | 810016 青*** | 國省代碼: | 青海;6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蠶豆 覆膜 蠶豆種植 氮肥 控釋 施肥 過磷酸鈣 養分吸收規律 結莢 硼酸 氯化鉀 肥料利用率 一次性施肥 重量百分比 作物抗病性 化肥用量 控釋尿素 尿素釋放 養分流失 營養元素 追肥 不均衡 結實率 控釋肥 生育期 鉬酸銨 樹脂 尿素 施用 肥料 均衡 釋放 節約 保證 | ||
本發明涉及緩/控釋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在覆膜蠶豆種植用緩/控釋的高效氮肥及其施肥方法。包括按每畝重量百分比施用的以下組分:樹脂包衣60天緩/控釋尿素;普通尿素;12%過磷酸鈣37.5~50公斤/;60%氯化鉀;硼酸和鉬酸銨。本發明的優點是:肥料養分均衡、覆膜前一次性施肥不用追肥,簡化農藝流程;按蠶豆養分吸收規律釋放,保證蠶豆整個生育期對營養元素的需求,解決尿素釋放過快而造成養分流失、養分不均衡、后期脫肥等問題;可提高肥料利用率、蠶豆結莢和結實率;植物健壯、作物抗病性強;減少化肥用量,節約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緩/控釋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在覆膜蠶豆種植用緩/控釋的高效氮肥及其施肥方法。
背景技術
通俗的理解緩控釋肥料是指肥料養分釋放速率緩慢,釋放期較長,在作物的整個生長期都可以滿足作物生長需的肥料。但狹義上控釋肥和緩釋肥又有其各自不同的定義。
控釋肥是通過高科技制成的高分子樹脂包膜外殼來完成的,它的核心是把復合肥料或是單質肥料包上一層均勻的外殼。當肥料施入土壤后,土壤水分從膜孔進入,溶解了一部分養分,然后通過膜孔釋放出來,當溫度升高時,植物生長加快,養分需求量加大,肥料釋放速率也隨之加快;當溫度降低時,植物生長緩慢或休眠,肥料釋放速率也隨之變慢或停止釋放。另一方面,作物吸收養分多時,肥料顆粒膜外側養分濃度下降,造成膜內外濃度梯度增大,肥料釋放速率加快,從而使養分釋放模式與作物需肥規律相一致,使肥料利用率最大化。
緩控釋肥是指通過各種調控機制使其養分最初緩慢釋放,延長作物對其有效養分吸收利用的有效期,使其養分按照設定的釋放率和釋放期緩慢或控制釋放的肥料。這種肥料具有提高化肥利用率、減少使用量與施肥次數、降低生產成本、減少環境污染、提高農作物產品品質等優點,突出特點是其釋放率和釋放期與作物生長規律有機結合,從而使肥料養分有效利用率提高30%以上。
目前我國當季氮肥利用率僅為20~35%,磷肥的利用率為10~20%,鉀肥的利用率為30~60%,利用率普遍都不高。現有的項目基地肥料養分釋放速率與蠶豆養分吸收速率不吻合,蠶豆整個生育期的養分需求得不到合理的分配,且蠶豆容易產生缺素癥狀,造成落花落果,肥料利用率不高的問題。傳統的施肥作業次數繁多,且肥料成本較高;當季氮肥利用率低,氮素在土壤中淋溶、揮發等損失極大,不僅造成資源的浪費,還給當地的生存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
發明內容
基于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覆膜蠶豆種植用緩/控釋的高效氮肥及其施肥方法。
一種在覆膜蠶豆種植用緩/控釋的高效氮肥,其中,包括按每畝重量百分比施用的以下組分:樹脂包衣60天緩/控釋尿素6.52~7.82公斤/畝;普通尿素4.35~5.22公斤/畝;12%過磷酸鈣37.5~50公斤/畝;60%氯化鉀6.67~8.33公斤/畝;硼酸0.7~0.8g/畝和鉬酸銨14~16g/畝。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在覆膜蠶豆種植用緩/控釋的高效氮肥的施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秋季在蠶豆種植基地,按比例將樹脂包衣60天緩/控釋尿素、普通尿素、過磷酸鈣和氯化鉀均勻撒施并深翻土壤,深翻深度為6~9公分,之后進行覆膜,這樣對土壤即保墑又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2)在蠶豆播種前,按比例用硼酸和鉬酸銨拌種,之后進行點播,點播密度為1.2萬株/畝,可獲得250~400公斤/畝的高產。
該方法施肥后,氮肥利用率為35.46~39.65%,磷肥利用率為11.25~15.64%,鉀肥利用率為55.36~62.4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海省農林科學院,未經青海省農林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9863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