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壓粉磁芯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810198223.1 | 申請日: | 2018-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7379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9 |
| 發(fā)明(設計)人: | 神谷壯宏;山下保英;佐藤千緒美;二俁陽介;中澤遼馬;高橋毅;小野裕之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TDK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F27/255 | 分類號: | H01F27/255;H01F3/08;H01F1/09;H01F1/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誠知識產(chǎn)權(quán)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楊琦;尹明花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壓粉磁芯 | ||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壓粉磁芯,其中:含有金屬磁性材料及樹脂;存在絕緣膜,其與金屬磁性材料的表面相接并包覆金屬磁性材料;絕緣膜具有第一膜及第二膜;在將與金屬磁性材料的表面相接的膜設為第一膜,將與第一膜的表面相接的膜設為第二膜的情況下,第一膜的密度比第二膜的密度高。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壓粉磁芯。
背景技術(shù)
近年來,因為尋求電感器、扼流線圈、變壓器等之類的線圈部件或電動機等的小型化,所以廣泛使用的是與鐵氧體相比飽和磁通密度大并將直流疊加特性保持在高磁場的金屬磁性材料。在此,為了將金屬磁性材料的形狀保持為所希望的形狀,需要壓力成形。但是,當進行壓力成形時,在金屬磁性材料間的距離上產(chǎn)生偏差,一部分的金屬磁性材料彼此會過度接近。其結(jié)果,在施加磁場時容易引起磁飽和,會出現(xiàn)直流疊加特性相對降低的情況。
因此,探討了用于防止一部分金屬磁性材料彼此過度接近的各種方法。
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將金屬磁性材料用無機物涂層(磷酸鹽)包覆的例子。但是,磷酸鹽的韌性低,在增加成形壓力時涂層膜有時會破損。
專利文獻2中記載有在金屬磁性材料表面覆蓋樹脂的例子。但是,樹脂具有軟化性,因此,有時在成形后的熱處理時樹脂會發(fā)生流動,金屬磁性材料彼此會過度接近。
專利文獻3中記載有為了增大金屬磁性材料彼此的距離而含有 MgO顆粒作為間距材料的例子。但是,MgO顆粒非常細,且凝集性高。因此,難以將其均勻地分散在壓粉磁芯中。在MgO顆粒沒有均勻分散的情況下,有時在MgO顆粒少的部位,金屬磁性材料彼此會過度接近。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9-120915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第5190331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第3624681號公報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實際情況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直流疊加特性優(yōu)異的壓粉磁芯。
用于解決技術(shù)問題的技術(shù)方案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壓粉磁芯,其特征在于,
含有金屬磁性材料及樹脂,
存在絕緣膜,其與所述金屬磁性材料的表面相接并包覆所述金屬磁性材料,
所述絕緣膜具有第一膜及第二膜,在將與所述金屬磁性材料的表面相接的膜設為所述第一膜,將與所述第一膜的表面相接的膜設為所述第二膜的情況下,
所述第一膜的密度比所述第二膜的密度高。
本發(fā)明的壓粉磁芯通過具有上述的特征,從而成為直流疊加特性優(yōu)異的壓粉磁芯。
優(yōu)選所述第一膜及所述第二膜均由Si-O系的氧化物構(gòu)成。
也可以是,通過TEM觀察時所述第一膜和所述第二膜具有互不相同的對比度。
在對所述第一膜及所述第二膜進行TEM-EDS分析時,在將第一膜的Si檢測強度設為I1,將第二膜的Si檢測強度設為I2的情況下,滿足1.25<I1/I2<10.0。
優(yōu)選的是,在將所述第一膜的厚度設為D1,將所述第二膜的厚度設為D2的情況下,滿足0.075<D1/D2<10.0。
也可以是,所述金屬磁性材料含有Fe作為主要成分。
也可以是,所述金屬磁性材料含有Fe及Si作為主要成分。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TDK株式會社,未經(jīng)TDK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98223.1/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