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應用ITO納米粒子溶膠作為葉面肥促進切花月季對光吸收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198200.0 | 申請日: | 2018-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420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2 |
| 發明(設計)人: | 謝修鴻;周鐵莉;王亞楠;劉騫;周秀華;劉雅忱;趙立春;孔德玉;阮偉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C21/00 | 分類號: | A01C21/00;A01G7/06;C01G19/02;B82Y40/00;C05G3/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銘澤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韓曉娟 |
| 地址: | 130022 ***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葉面肥 納米粒子溶膠 切花月季 光合作用 合成 吸收 應用 納米粒子 吸收波長 氧化銦錫 植物葉片 施用 | ||
1.一種應用ITO納米粒子溶膠作為葉面肥促進切花月季對光的吸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ITO納米粒子的合成:
將乙酰丙酮銦和乙酰丙酮氯化錫加入到反應容器中,加入正丁醇,攪拌均勻后,超聲10~20min至不存在沉淀,形成混合物,其中,所述乙酰丙酮銦和乙酰丙酮氯化錫的用量比例為0.1~2.5g:0.01~0.27g;
取所述混合物置于25mL的干凈釜襯內,裝釜,并于140~220℃反應10~60h,反應結束后,在室溫下自然冷卻,并離心分離,得到產物;
將產物用乙醇超聲洗滌3次,并離心分離,然后于40~80℃下干燥5~15h,將產物研碎收集,得到ITO納米粒子,于室溫空氣中保存備用;
步驟二、ITO葉面肥的合成:
將乳化劑投入帶有冷凝器的反應釜中,攪拌,并升溫至80~100℃,脫出溶劑和水,停止加熱,然后將步驟一中得到的ITO納米粒子投入到反應釜中,攪拌并升溫至50~80℃進行反應,反應時間20~50min,得到固體狀態的ITO納米粒子葉面肥,其中,所述乳化劑與ITO納米粒子的用量比例為1~10g:0.1g;
乳化劑為十二烷基苯磺酸鈣、油酸鉀、PIBSA-2PEG、Triton X中的一種;
步驟三、ITO葉面肥的施用方法:
將步驟二中的固體狀態的ITO納米粒子葉面肥加入清水中,充分溶解混勻得到ITO納米粒子溶膠葉面肥,在切花月季展葉期,將ITO納米粒子溶膠葉面肥均勻噴灑在切花月季葉片上,每兩周噴施1次,噴施2~3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應用ITO納米粒子溶膠作為葉面肥促進切花月季對光的吸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中,每次噴施保持ITO納米粒子溶膠葉面肥濕潤切花月季葉片的時間為5~10min。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應用ITO納米粒子溶膠作為葉面肥促進切花月季對光的吸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中,在無風的上午十點之前或下午的三點之后噴施葉面肥,若噴后3h遇雨,到晴天再補噴1次。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應用ITO納米粒子溶膠作為葉面肥促進切花月季對光的吸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中,葉面肥的濃度為0.5~10g/L。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應用ITO納米粒子溶膠作為葉面肥促進切花月季對光的吸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離心分離的轉速均為4000~9000rpm,離心時間5~15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春大學,未經長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9820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提高稻米營養價值的復合肥施用方法
- 下一篇:一種化肥噴灑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