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二氧化鈦多孔管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196904.4 | 申請日: | 2018-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0292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24 |
| 發明(設計)人: | 馬永青;陳正;孫瀟;王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1G23/053 | 分類號: | C01G23/053;C01G23/08 |
| 代理公司: | 11385 北京方圓嘉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芙蓉 |
| 地址: | 安徽省合肥市經***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二氧化鈦 多孔管 制備 納米粒子 退火 實驗重復性 水熱反應釜 鈦酸異丙酯 光催化劑 混合溶液 納米管狀 納米片狀 容器放置 無水乙醇 有機溶劑 工藝流程 光催化 強吸附 自組裝 粒子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二氧化鈦多孔管及其制備方法,涉及光催化劑技術領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鈦酸異丙酯和有機溶劑在容器中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將所述容器放置于裝有無水乙醇的水熱反應釜中,在290℃?300℃溫度下恒溫4h?6h后得到初始產物;所述初始產物在580℃?620℃空氣或惰性氣氛中退火4h?5h后得到二氧化鈦多孔管粉末。本發明制備的TiO2呈約200nm長的納米片狀,納米粒子自組裝呈納米管狀,粒子比表面積大,具有強吸附性能;工藝流程簡單,實驗重復性好;所獲得的納米粒子在光催化領域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催化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二氧化鈦多孔管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TiO2管由于其獨特的幾何結構,比表面積大,接收光輻射的能力強;蓬松的立體結構,有利于Li離子(Na離子)交換,在光催化或鋰電池領域有重要作用,近十年逐漸成為許多學者的研究熱門。傳統的合成TiO2管的方法主要包括一下五類:陽極氧化Ti箔片、堿性水熱處理TiO2納米粒子、靜電紡織、氧化鋁模板法和溶劑熱法。
然而電化學氧化法只能制備出TiO2管陣列,而且通常制備成薄膜材料,難以制備出單一的分散的TiO2管。水熱法制備出的TiO2管一般都具有分散性差的缺點。靜電紡織能夠制備出均一分散、性能優良、且可以制備出厘米級長度的TiO2管,但該方法對設備要求很高。模板法制備TiO2管之后,需要進一步通過酸洗等途徑去除模板,方法比較繁瑣復雜。以往的溶劑熱法能制備出單一分散的TiO2管,并且實驗設備簡易,方法便捷,但是一般都需要較長的反應時間,制備效率比較低。
上述各種方法均具有一定缺陷,在設備要求、產出效率或者樣品性能方面都存在一定短板。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二氧化鈦多孔管及其制備方法,主要目的是解決傳統方法制備二氧化鈦多孔管材料方面存在短板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主要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二氧化鈦多孔管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鈦酸異丙酯和有機溶劑在容器中混合得到混合溶液;
將所述容器放置于裝有無水乙醇的水熱反應釜中,在290℃-300℃溫度下恒溫4h-6h后得到初始產物;
所述初始產物在580℃-620℃空氣或惰性氣氛中退火4h-5h后得到二氧化鈦多孔管粉末。
作為優選,所述容器為石英杯,所述反應釜為哈氏合金反應釜,所述退火是在管式爐中進行。
作為優選,所述有機溶劑為乙二醇;先將所述乙二醇加入所述容器中,再向所述容器中滴加鈦酸異丙酯,得到反應溶液。
作為優選,所述容器在所述反應釜中的恒溫溫度為290℃-300℃,恒溫時間為4.5h-5h。
作為優選,所述初始產物經過自然冷卻至室溫后,先用酒精和去離水清洗所述初始產物后再進行退火。
作為優選,所述初始產物在溫度為590℃-610℃的空氣氛中退火3.5h-4.5h后得到白色的二氧化鈦粉末。
作為優選,所述初始產物在溫度為590℃-610℃的氮氣氛中退火3.5h-4.5h后得到黑色的二氧化鈦粉末。
作為優選,所述二氧化鈦粉末呈多孔管狀,由長約200nm的TiO2納米片組成毛刺狀表面,所述多孔管的外徑約2μm,長3-6μm。
另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由上述方法制備的二氧化鈦多孔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大學,未經安徽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9690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鈦白粉的制備工藝
- 下一篇:一種銳鈦礦二氧化鈦微球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