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耐高溫汽車輪胎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196891.0 | 申請日: | 2016-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307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4 |
| 發明(設計)人: | 盧國孝;石寶軍;張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蕪湖瑞德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9/00 | 分類號: | C08L9/00;C08L51/04;C08L71/02;C08L3/02;C08L1/28;C08K13/06;C08K9/00;C08K3/24;C08K5/40;C08K3/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輪胎 耐高溫 制備 改性硫化劑 保護氣 偏鈦酸 改性 混煉 竹炭 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二硫化四乙基秋蘭姆 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焙燒 苯乙烯共聚物 過氧化苯甲酰 甲基丙烯酸 甲基纖維素 聚環氧乙烷 納米碳酸鈣 耐高溫性能 二氧化鈦 糊化處理 順丁橡膠 丁二烯 抗老化 硫化鋅 石竹烯 碳酸鋇 碳酸鋰 甘油 硫磺 去皮 煅燒 淀粉 成型 冷卻 | ||
1.一種耐高溫汽車輪胎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將青竹去皮、粉碎,接著在保護氣的存在下進行煅燒以制得竹炭;
2)將二氧化鈦、碳酸鋇、碳酸鋰和所述竹炭置于保護氣的存在下進行焙燒以制得改性偏鈦酸鋇;
3)將二硫化四乙基秋蘭姆、淀粉、石竹烯、甲基纖維素和水進行糊化處理以制得改性硫化劑;
4)將順丁橡膠、甲基丙烯酸-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環氧乙烷、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甘油、納米碳酸鈣、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硫化鋅、過氧化苯甲酰和硫磺進行初次混煉,接著加入所述改性偏鈦酸鋇與改性硫化劑進行二次混煉,最后進行成型、冷卻以制得所述耐高溫汽車輪胎;
其中,在步驟2)中,相對于1摩爾量的所述二氧化鈦,所述碳酸鋇的用量為0.7-0.9摩爾量,所述碳酸鋰的用量為0.1-0.3摩爾量,所述竹炭的用量為0.5-0.7摩爾量;在步驟3)中,相對于100重量份的所述二硫化四乙基秋蘭姆,所述淀粉的用量為32-38重量份,所述石竹烯的用量為4-7重量份,所述甲基纖維素的用量為1-3重量份,所述水的用量為200-300重量份;在步驟4)中,相對于100重量份的所述順丁橡膠,所述甲基丙烯酸-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用量為41-52重量份,所述聚環氧乙烷的用量為22-34重量份,所述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的用量為56-73重量份,所述甘油的用量為46-68重量份,所述納米碳酸鈣的用量為19-30重量份,所述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的用量為17-28重量份,所述硫化鋅的用量為11-21重量份,所述過氧化苯甲酰的用量為6-12重量份,所述硫磺的用量為9-15重量份,所述改性偏鈦酸鋇的用量為19-24重量份,所述改性硫化劑的用量為9-15重量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中,在步驟2)中,所述焙燒至少滿足以下條件:焙燒溫度為1200-1250℃,焙燒時間為7-9h。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中,在步驟3)中,所述糊化處理至少滿足以下條件:處理溫度為40-50℃,處理時間為12-15h。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中,在步驟4)中,所述初次混煉至少滿足以下條件:混煉溫度為215-220℃,混煉時間為5-7h;所述二次混煉至少滿足以下條件:混煉溫度為205-210℃,混煉時間為2-4h。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其中,在步驟4)中,所述順丁橡膠的重均分子量為2萬-5萬,所述聚環氧乙烷的重均分子量為5000-7000。
6.一種耐高溫汽車輪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溫汽車輪胎通過權利要求1-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制備而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蕪湖瑞德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蕪湖瑞德機械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9689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