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改性環糊精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193890.0 | 申請日: | 2018-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2943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7 |
| 發明(設計)人: | 王彥斌;蘇瓊;孫萬虹;王宇星;孫慧茹;王濟乾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北民族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F251/00 | 分類號: | C08F251/00;C08F226/02;C08F230/08;C02F1/52;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師事務所 11569 | 代理人: | 劉奇 |
| 地址: | 730000***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性 環糊精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改性環糊精的制備方法,涉及復合型天然高分子絮凝劑技術領域。本發明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丙烯酰胺?β?環糊精;將得到的丙烯酰胺?β?環糊精、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銨、硅烷試劑、過硫酸銨、亞硫酸氫鈉和水混合,發生自由基共聚反應,得到改性環糊精。本發明提供的改性環糊精比表面積為300~450m2/g,吸附位點增多。實施例的數據表明:在最優條件下,本發明的改性環糊精對印染廢水的脫色率高達97.24%;對800mg/L的含鉻污水在30min后的吸附率高達95%。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有機混凝劑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改性環糊精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增長以及人們對物質文化追求的日益增加,紡織產業、染料行業的規模不斷擴大,染料廢水污染日趨加劇,染料廢水污染治理的工作十分緊迫。為了減輕廢水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加強對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迫在眉睫。
在污水處理工藝中,混凝沉淀是應用最普遍、最廣泛、并且成本較低的關鍵技術環節,它決定著后續流程的運行狀況、最終出水水質和運行成本。混凝沉淀效果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混凝劑的品質。因此,新型、高效的混凝劑始終是水處理環保技術領域中重點發展的支柱產業,也是水工業與水污染治理工程技術與設備創新發展的基礎產業。
現有技術中,混凝劑主要有無機低分子混凝劑和有機混凝劑。無機低分子混凝劑主要包括鋁系和鐵系混凝劑,其應用歷史悠久,廣泛用于水的凈化處理和污水的脫泥處理等,具有除濁脫色能力強,對懸浮物去除率高等優點。但無機低分子混凝劑成本較高,腐蝕性較大,鋁系混凝劑還存在毒性問題,在有些場合凈水效果不理想。有機混凝劑用量少,混凝速度快,受共存鹽類、介質及環境溫度影響小,處理過程短,生成的污泥量少。但現有技術中的有機混凝劑比表面積小,表面活性位點少,吸附性差。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性環糊精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本發明提供的制備方法得到的改性環糊精比表面積大,對印染廢水的吸附效果好。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改性環糊精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提供丙烯酰胺-β-環糊精;
(2)將所述步驟(1)得到的丙烯酰胺-β-環糊精、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銨、硅烷試劑、過硫酸銨、亞硫酸氫鈉和水混合,發生自由基共聚反應,得到改性環糊精。
優選地,所述步驟(2)中硅烷試劑為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三甲基硅氧烷基)硅烷或3-氯丙基二甲基乙烯基硅烷。
優選地,所述步驟(2)中丙烯酰胺-β-環糊精、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銨、硅烷試劑的質量比為1:1~5:1~3。
優選地,所述步驟(2)中丙烯酰胺-β-環糊精與過硫酸銨的質量比為1:1~3。
優選地,所述步驟(2)中丙烯酰胺-β-環糊精與亞硫酸氫鈉的質量比為1:1~3。
優選地,所述步驟(2)中共聚反應的溫度為30~60℃。
優選地,所述步驟(2)中共聚反應的時間為8~30h。
優選地,所述改性環糊精的比表面積為300~450m2/g。
優選地,所述的改性環糊精作為混凝劑的應用。
優選地,所述應用為在印染廢水中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北民族大學,未經西北民族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9389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