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和制造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192912.1 | 申請日: | 2018-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7399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11 |
| 發明(設計)人: | 金在植;李娟和;李濬九;丁世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星顯示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10K59/122 | 分類號: | H10K59/122;H10K59/12;H10K50/844;H10K7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賽嘉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王達佐;劉錚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有機 發光 顯示裝置 制造 方法 | ||
本申請涉及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及制造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方法,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包括襯底、第一第一電極、第一有機功能層、第一第二電極、第二第一電極、第二有機功能層、第二第二電極和自組裝層,其中,第一第一電極位于襯底上,第一有機功能層位于第一第一電極上且包括第一發射層,第一第二電極位于第一有機功能層上,第二第一電極位于襯底上且與第一第一電極間隔開,第二有機功能層位于第二第一電極上且包括第二發射層,第二第二電極位于第二有機功能層上,自組裝層位于第一有機功能層與第二有機功能層之間并且包含氟。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于2017年3月13日提交至韓國知識產權局且發明名稱為“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和制造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方法”的第10-2017-0030982號韓國專利申請以其整體通過引用并入本文。
技術領域
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涉及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和制造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方法。
背景技術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是包括空穴注入電極、電子注入電極和形成在空穴注入電極與電子注入電極之間的有機發射層的自發射型顯示裝置;并且當從空穴注入電極注入的空穴和從電子注入電極注入的電子在有機發射層中重新結合時發射光。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具有諸如功耗低、亮度高和響應快的優點,且因此作為下一代顯示裝置受到矚目。
發明內容
實施方式涉及有機發光顯示裝置,該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包括襯底、第一第一電極、第一有機功能層、第一第二電極、第二第一電極、第二有機功能層、第二第二電極和自組裝層,其中,第一第一電極位于襯底上,第一有機功能層位于第一第一電極上且包括第一發射層,第一第二電極位于第一有機功能層上,第二第一電極位于襯底上且與第一第一電極間隔開,第二有機功能層位于第二第一電極上且包括第二發射層,第二第二電極位于第二有機功能層上,自組裝層位于第一有機功能層與第二有機功能層之間且包含氟。
從第一發射層發射的光的顏色可與從第二發射層發射的光的顏色不同。
第一有機功能層和第二有機功能層中的每個還可包括空穴注入層、空穴傳輸層、電子傳輸層和電子注入層中的至少之一。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還可包括像素限定層,像素限定層包括絕緣層并且覆蓋第一第一電極的邊緣和第二第一電極的邊緣。
第一有機功能層的邊緣部分和第二有機功能層的邊緣部分可位于像素限定層的傾斜表面上。
自組裝層可位于像素限定層上并且可圍繞第一有機功能層和第二有機功能層。
自組裝層可與第一有機功能層的端部和第二有機功能層的端部間隔開預設間隔。
自組裝層可位于像素限定層下方并且可圍繞第一第一電極和第二第一電極的外圍。
自組裝層可與第一第一電極的端部和第二第一電極的端部重疊。
自組裝層可包括碳氟化合物基團(-CF3)。
第一第一電極和第二第一電極可包括導電氧化物。
第一第一電極和第二第一電極可包括銦錫氧化物、銦鋅氧化物、鋅氧化物、銦氧化物、銦鎵氧化物和鋅鋁氧化物中的至少之一。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還可包括一體地形成在第一第二電極和第二第二電極上的公共電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星顯示有限公司,未經三星顯示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9291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