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實測源成分譜和源解析技術的受體Si和Al重構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188930.2 | 申請日: | 2018-03-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4653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9 |
| 發明(設計)人: | 史國良;史旭榮;彭杏;董世豪;劉佳媛;馮銀廠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開大學 |
| 主分類號: | G16C10/00 | 分類號: | G16C10/00;G16C20/20;G01N30/96;G01N33/20 |
| 代理公司: | 天津耀達律師事務所 12223 | 代理人: | 侯力 |
| 地址: | 300071***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實測 成分 解析 技術 受體 si al 方法 | ||
1.一種基于實測源成分譜和源解析技術的受體Si和Al重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1步、利用在線觀測儀器觀測顆粒物的化學組分,構建多組分在線數據,輸入到因子分析模型;
第2步、設置模型參數;
第3步、進行模型計算,提取因子,計算因子貢獻;
第4步、依據各源類標識組分特征不同,將因子識別為具體的源類;
第5步、結合實測源成分譜、因子成分譜和因子貢獻,反算受體Si和Al,獲得Si和Al的重構受體數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實測源成分譜和源解析技術的受體Si和Al重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構建多組分在線數據,是指需要構建因子分析模型的輸入數據;所述的輸入數據包括水溶性離子,碳組分和元素;
水溶性離子由在線離子色譜分析儀測量,包括NH4+、Na+、K+、Ca2+、Mg+、SO42-、NO3-和Cl-;碳組分由半連續OC/EC儀器測量,包括OC和EC;元素由重金屬在線分析儀監測,包括K、Ca、V、Cr、Mn、Fe、Co、Ni、Cu、Zn、Ga、As、Se、Ag、Cd、Sn、Sb、Ba、Au、Hg、Tl、Pb和Bi組分,但缺少重要的地殼標識組分Si和Al。
3.如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基于實測源成分譜和源解析技術的受體Si和Al重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因子分析模型是正定矩陣因子分解模型,需要設定的參數包括組分的不確定性和因子個數,組分的不確定性設置方法如公式(1)或(2)所示;
若組分濃度≤最低檢測限MDL,不確定性計算如下:
Unc=5/6*MDL (1)
若組分濃度最低檢測限MDL,不確定性計算如下:
式中,Unc表示組分的不確定性;ErrorFraction是誤差分數,根據具體的采樣和分析情況來設定;concentration為組分濃度;
因子個數表示的是污染源的個數,根據需要觀測點位的實際情況設定,且因子設定的個數小于輸入數據中化學組分的數量。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實測源成分譜和源解析技術的受體Si和Al重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不同污染源標識組分不同、或標識組分含量不同,結合模型輸出的因子成分譜,將第3步提取的因子識別為具體的源類。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實測源成分譜和源解析技術的受體Si和Al重構方法,其特征在于反算受體Si和Al,獲得含有Si和Al的重構受體數據,工作原理如公式(3)所示:
F*G=X (3)
式中,F是因子譜和實測源成分譜的結合,因子譜是第3步獲得的,不含有Si和Al;G是第3步獲得的因子貢獻,X是重構的受體數據,其中包含了Si和Al受體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開大學,未經南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88930.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