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鎖口鋼管樁圍堰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184536.1 | 申請日: | 2018-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1788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春新;王寅峰;胡軍;陶建山;胡海波;楊文明;李鵬;劉承亮;張愛花;馬濤;毛偉琦;涂滿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9/04 | 分類號: | E02D1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誠信通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王衛東 |
| 地址: | 43005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鋼管 圍堰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種鎖口鋼管樁圍堰,包括多個依次緊密相接的鎖口鋼管樁(1),多個鎖口鋼管樁(1)圍成的基坑內設有內支撐,所述圍堰內有鉆孔樁(10),其特征在于:所述圍堰還包括混凝土抄墊(6),所述混凝土抄墊(6)設于內支撐和鎖口鋼管樁(1)之間;
所述混凝土抄墊(6)包括模板和澆筑在模板內的混凝土,所述模板包括多個木模板,每個木模板包括一個側板(141)和兩個平行設置的腹板(142),所述側板(141)的一面緊貼內支撐,兩個所述腹板(142)垂直設于側板(141)的另一面;
自上而下在每層內支撐和鎖口鋼管樁(1)之間安裝多個木模板(14),每層的木模板(14)的長度均延伸到與該層內支撐相鄰的下一層內支撐的頂部,在該層內支撐下方的內支撐與鎖口鋼管樁(1)之間的間隙內灌砂,直至該層內支撐的底部;
當該層內支撐為頂層內支撐(2)時,直接或通過導管(15)在木模板(14)內澆筑混凝土;
當該層內支撐為中層內支撐(3)或底層內支撐(4)時,在木模板(14)之間的間隙插入導管(15),然后通過導管(15)在木模板(14)內澆筑混凝土。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鎖口鋼管樁圍堰,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支撐通過吊掛系統(9)下放,所述吊掛系統(9)固定在鉆孔樁(10)上。
3.如權利要求1-2中任一項所述的鎖口鋼管樁圍堰,其特征在于:所述圍堰還包括封底混凝土(8)和多根用于輔助封底混凝土(8)抗浮的輔助樁(7),封底混凝土(8)和多根輔助樁(7)均設于基坑內。
4.如權利要求1-2中任一項所述的鎖口鋼管樁圍堰,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支撐的底部均固定設有多個內支撐牛腿(5),所述內支撐牛腿(5)均與鎖口鋼管樁(1)連接。
5.一種用于權利要求1所述的鎖口鋼管樁圍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拼裝內支撐,將需下放的內支撐固定在吊掛系統(9)上;
通過所述吊掛系統(9)將需下放的內支撐下放到設計位置;
在鎖口鋼管樁(1)和內支撐之間安裝多個木模板(14),每個木模板包括一個側板(141)和兩個平行設置的腹板(142),兩個腹板(142)垂直設于側板(141)的一面,將側板(141)的另一面緊貼在內支撐的側面;
自上而下在每層內支撐和鎖口鋼管樁(1)之間安裝多個木模板(14),每層的木模板(14)的長度均延伸到與該層內支撐相鄰的下一層內支撐的頂部,在該層內支撐下方的內支撐與鎖口鋼管樁(1)之間的間隙內灌砂,直至該層內支撐的底部;
當該層內支撐為頂層內支撐(2)時,直接或通過導管(15)在木模板(14)內澆筑混凝土;
當該層內支撐為中層內支撐(3)或底層內支撐(4)時,在木模板(14)之間的間隙插入導管(15),然后通過導管(15)在木模板(14)內澆筑混凝土。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鎖口鋼管樁圍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拼裝內支撐之后,將多條連接件穿過內支撐,每條連接件的底部與需下放的內支撐的底部連接,保證需下放的內支撐底部均安裝有多條連接件,將所有連接件固定在吊掛系統(9)上。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鎖口鋼管樁圍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掛系統(9)包括千斤頂(93),所述需下放的內支撐通過千斤頂(93)的起頂和下落實現內支撐下放到設計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8453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