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農業生產面源污染綜合治理的人工濕地建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181495.0 | 申請日: | 2018-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6398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5 |
| 發明(設計)人: | 魯國強;盧元清;陳財宗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鞍山市華越水生態環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32 | 分類號: | C02F3/32;C02F3/34;A01G22/22;A01G22/00;A01K61/10;A01K61/59 |
| 代理公司: | 馬鞍山市金橋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魯延生 |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馬鞍山市經濟***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農業生產 污染 綜合治理 人工 濕地 建造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農業生產面源污染綜合治理的人工濕地建造方法,屬于農村水生態環境治理技術和農業綠色生態生產技術領域。本發明的步驟為:步驟一:將水稻種植區域劃分成若干個人工濕地模塊,每個模塊面積為15畝?25畝;步驟二:在人工濕地模塊內四周挖掘一條回型渠,在回型渠內構建清水態水生態環境系統包括進行微生物改底,種植沉水植物,水生動物投放;本發明可解決農村水生態環境治理與農業生產無縫對接,該人工濕地生態系統能長期凈化水質,全年保持水體清水狀態,排出水水質達到地表III類,并處理一定量的外源污染水,收獲的水稻、魚、蝦、蟹均為高品質原生態食品,秸稈生態還田。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村水生態環境治理技術領域和農業綠色生態生產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農業生產面源污染綜合治理的人工濕地建造方法。
背景技術
農業生產中種植業使用的農藥、化肥和秸稈以及養殖業產生的富含有機物的廢水是造成農業生產面源污染的根本原因,也是農村水生態環境被嚴重破壞的主要原因。當前國家大力推進農業綠色發展,要求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保護產地環境,提升生態服務功能,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農業發展新格局,因此推動形成綠色生態生產方式尤為重要。人工濕地是一個綜合的生態系統,它應用生態系統中物種共生、物質循環再生原理,在促進廢水中污染物質良性循環的前提下,充分發揮資源的生產潛力,防止環境的再污染,獲得污水處理與資源化的最佳效益。稻田是最重要的人工濕地之一,目前推廣的稻蟹、稻蝦、稻魚等生態循環種養模式就是采用了人工濕地特點,它解決了水稻生長過程中不施化肥及不噴農藥問題,但稻田作為人工濕地最大的缺陷是一年中僅有三個月具備濕地功能,稻蟹、稻蝦、稻魚等生態循環種養模式全年也給外部環境帶來了大量的養殖廢水,這些種養方法無法全面有效的解決農業生產面源污染。因此需要構建一種農業生產面源污染綜合治理的人工濕地,該濕地在農業生產中不使用化肥和農藥、無養殖廢水排放、秸稈生態還田,同時還能處理一定量的外源污染水。
發明內容
1、要解決的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與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農業生產面源污染綜合治理的人工濕地建造方法,可以解決農村水生態環境治理與農業生產無縫對接,該人工濕地生態系統能長期凈化水質,全年保持水體清水狀態,排出水水質達到地表III類,并能處理一定量的外源污染水,收獲的水稻、魚、蝦、蟹均為高品質原生態食品,并達到秸稈生態還田以避免污染大氣。
2、技術方案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農業生產面源污染綜合治理的人工濕地建造方法,其步驟為:
步驟一:根據地形高低特點、外河道水流走向和水環境污染狀況將水稻種植區域劃分成若干個人工濕地模塊,模塊間通過堤壩隔開,每個模塊面積為15畝-25畝,堤壩的一側開通進水口和出水口,進水口和出水口采用串聯或并聯方式用PVC管與外河道相連;
步驟二:在人工濕地模塊內四周挖掘一條回型渠,在回型渠內進行微生物改底,調節水質,然后種植沉水植物,繁育水草,形成水下草坪和水下森林,再進行水生物投放,構建成一條回型草型清水態水體生態系統區,面積占人工濕地模塊總面積的18%-22%;
步驟三:在回型渠的外側修筑堤壩,并在水稻田和回型渠結合處修一田埂,還在回型渠上修筑一條便于耕機和收割機下田的機耕路,機耕路下埋保證回型渠完全貫通的涵管;
步驟四:在回型水生態系統區內安裝四臺水車式增氧機,分別安裝在回型渠四個邊中間或者四個角的位置,水車式增氧機對水體逆時針推流,改善濕地水體流動機制,增加濕地水體溶解氧;
步驟五:在濕地模塊內水稻種植區面積占人工濕地模塊總面積的78%-82%,四周修建田埂并安裝防逃圍網,如果稻田內高差超過5公分,則通過田間小埂將中間水稻種植區劃分成2-4塊平整的水稻種植區,如果外河道水環境較差,則上半年種植伊樂藻,以增加濕地凈化能力,也為下半年水稻種植提高土壤肥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鞍山市華越水生態環境有限公司,未經馬鞍山市華越水生態環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8149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