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容器加工用自動上料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181405.8 | 申請日: | 2018-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4770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22 |
| 發明(設計)人: | 楊同彬;王軍;王良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麥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G13/00 | 分類號: | H01G13/00 |
| 代理公司: | 34141 合肥匯融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楊家坤<國際申請>=<國際公布>=<進入 |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城市寧***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傳送帶 底座 電容器 支撐桿 輥筒 電機 轉動連接 自動上料裝置 毛刺 電容器外殼 傳動齒帶 底部內壁 頂部邊緣 加工效率 間隙連接 內腔中空 傾斜放置 上料過程 豎直設置 依次連接 縱向對稱 橫向軸 鍵連接 輸出端 支撐板 側壁 內壁 打磨 對稱 加工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容器加工用自動上料裝置,包括底座,底座的內腔中空,底座的底部內壁沿水平方向依次連接有縱向對稱分布的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底座的頂部邊緣處固定連接有豎直設置的支撐桿,支撐桿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傾斜放置的支撐板,底座的正上方設有兩個關于底座的橫向軸向對稱的第一傳送帶和第二傳送帶,兩個第一傳送帶之間間隙連接有第二傳送帶,第一傳送帶和第二傳送帶的內壁均轉動連接有輥筒,輥筒均鍵連接在支撐桿的側壁上,位于第一傳送帶上的輥筒與第一電機的輸出端之間轉動連接有第一傳動齒帶。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在電容器上料過程中實現對電容器外殼的毛刺進行打磨的功能,提高了電容器的加工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容器加工輔助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容器加工用自動上料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數碼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越來越快,以平板、電視、筆記本電腦和數碼相機等產品為主的消費類電子產品產銷量持續增長,帶動了電容器產業增長,由兩片接近并相互絕緣的導體制成的電極組成的儲存電荷和電能的器件電容是電子設備中大量使用的電子元件之一,廣泛應用于電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濾波、調諧回路、能量轉換和控制等方面。
電容器包括外殼和設置在外殼內的卷繞芯子,在實際的生產中,由于工藝具有很多的步驟,都需要涉及到電容器半成品的輸送,現有電容器上料裝置功能單一,電容器加工完成后外殼的毛刺需要打磨處理,傳統的上料裝置不具備打磨預處理的功能,導致打磨效率大大降低,影響電容器的生產效率。
根據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電容器加工用自動上料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上料裝置功能單一的問題,而提出的一種電容器加工用自動上料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電容器加工用自動上料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內腔中空,所述底座的底部內壁沿水平方向依次連接有縱向對稱分布的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所述底座的頂部邊緣處固定連接有豎直設置的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傾斜放置的支撐板,所述底座的正上方設有兩個關于底座的橫向軸向對稱的第一傳送帶和第二傳送帶,兩個所述第一傳送帶之間間隙連接有第二傳送帶,所述第一傳送帶和第二傳送帶的內壁均轉動連接有輥筒,所述輥筒均鍵連接在支撐桿的側壁上,位于所述第一傳送帶上的輥筒與第一電機的輸出端之間轉動連接有第一傳動齒帶,位于所述第二傳送帶上的輥筒與第二電機的輸出端之間轉動連接有第二傳動齒帶,兩個所述第一傳送帶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均勻分布的限位塊,所述支撐板的底部通過支架沿水平方向依次連接有第一輥軸和第二輥軸,所述第一傳送帶內壁的輥筒順時針轉動,所述第二傳送帶內壁的輥筒逆時針轉動,所述第二傳送帶的外表面設有打磨砂帶。
優選的,所述限位塊與第一傳送帶運動方向相同的一側開設有凹槽。
優選的,所述第一輥軸和第二輥軸的外壁分別設有打磨砂帶和橡膠層。
優選的,所述支撐桿有伸縮桿體和套管組成,所述伸縮桿體套設在套管的內壁,所述套管的外側壁設有均勻分布的螺孔,所述螺孔的內壁螺紋連接有螺栓。
優選的,所述支撐板與第一傳送帶和第二傳送帶平行,所述第一傳送帶和第二傳送帶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15-30度。
優選的,所述第二傳送帶與限位塊間隙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電容器加工用自動上料裝置,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該電容器加工用自動上料裝置,通過兩個所述第一傳送帶之間間隙連接的第二傳送帶,第一傳送帶內壁的輥筒順時針轉動,第一傳送帶的外表面固定連接的均勻分布的限位塊實現電容器上料的功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麥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麥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8140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