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再生生物質燃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180663.4 | 申請日: | 2018-03-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299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27 |
| 發明(設計)人: | 張成如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泰德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L5/44 | 分類號: | C10L5/44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昊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49 | 代理人: | 吳佳佳 |
| 地址: | 332200 江西省九江***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稻殼 污泥 秸稈 燃料 燃燒 制備 可再生資源 農業廢棄物 苯甲酸鈉 燃料選用 燃燒助劑 生物燃料 無毒無害 發泡劑 防爆劑 剩余物 重量份 | ||
本發明涉及生物燃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再生生物質燃料及其制備方法。所述的再生生物質燃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秸稈30?40份、稻殼30?40份、污泥15?20份、苯甲酸鈉1?3份、燃燒助劑5?8份、防爆劑3?5份、發泡劑5?10份。本發明所述的再生生物質燃料選用秸稈、稻殼作為主燃成分,秸稈、稻殼作為農業廢棄物,來源廣泛,價格低廉,而且屬于可再生資源,而且可對污泥進行燃燒化處理,經過燃燒后,污泥體積大大減少,而且燃燒后的剩余物無毒無害,可以放心處理。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燃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再生生物質燃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石化能源逐漸面向枯竭,面對石化能源枯竭的問題,國家大力支持積極開發具有潛力的新型代替再生資源,以解決國家石油資源短缺、緩解石油供需矛盾。在世界能源緊張的大背景下,各國都在投入人力物力大力開發替代能源。生物質燃料是指將生物質材料燃燒作為燃料,主要是將農林廢物作為原材料,經過粉碎、混合、擠壓、烘干等工藝,制成各種成型(如塊狀、顆粒狀等)的,可直接燃燒的一種新型清潔燃料。
污泥是由水和污水處理過程所產生的固體沉淀物質,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天的污水排放量為4.47×107m3/d,全國的污水處理廠有超過100座,每天產生的污泥量是污水處理量的0.15-1.10%,其數量十分驚人。由此產生的污泥處理問題開始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污泥處理不當會對環境產生二次污染,而傳統的處理方法需要對污泥進行干燥脫水,耗能巨大、投入成本高,不利于大范圍推廣。
技術方案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再生生物質燃料,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再生生物質燃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秸稈30-40份、稻殼30-40份、污泥15-20份、苯甲酸鈉1-3份、燃燒助劑5-8份、防爆劑3-5份、發泡劑5-10份。
作為優選,所述再生生物質燃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秸稈35份、稻殼35份、污泥15份、苯甲酸鈉3份、燃燒助劑7份、防爆劑3份、發泡劑8份。
作為優選,所述再生生物質燃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秸稈40份、稻殼40份、污泥20份、苯甲酸鈉3份、燃燒助劑8份、防爆劑5份、發泡劑10份。
作為優選,所述燃燒助劑為氧化鈣、氧化鋁、氧化鋅中的一種或多種的混合物。
所述秸稈可以是水稻、玉米、小麥、高梁等農作物的秸稈。所述污泥是未經過干燥除水處理的污泥。
作為優選,所述發泡劑為無機發泡劑,為碳酸鈣和碳酸氫鈉的混合物。
作為優選,所述防爆劑為甲基環二烯三羰基錳。
本發明還公開了上述再生生物質燃料的制備方法,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上述任一所述的再生生物質燃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秸稈和稻殼進行粉碎;
(2)將粉碎后的秸稈和稻殼加入到污泥中攪拌均勻,然后分別加入苯甲酸鈉、燃燒助劑、防爆劑、發泡劑,攪拌使其混合均勻;
將步驟2所得的混合物壓制成型,然后將成型后的燃料放入烘干爐中,在250-300℃的條件下進行烘干,即得到所述再生生物質燃料。
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泰德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經江西泰德新能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8066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