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環境監測數據的傳輸方法和終端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179071.0 | 申請日: | 2018-03-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2143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31 |
| 發明(設計)人: | 韓一;陳智旻;洪啟田;黃俠;陳家暉;陳昊楠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華創北斗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8 | 分類號: | H04L29/08;H04L1/00;H04L5/00;H04L29/06;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瑩;吳歡燕 |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漢市洪***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環境監測 數據 傳輸 方法 終端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環境監測數據的傳輸方法和終端,其中傳輸方法包括:根據服務器下發的指令獲知待執行的操作、回傳時刻以及對應該操作的回傳格式和終端功能碼;當該待執行的操作為回傳預設日期的環境監測數據或連續回傳當前時刻的環境監測數據時,收集相應的環境監測數據;對收集的環境監測數據進行封裝;根據回傳時刻向服務器回傳數據包;當接收到服務器的響應信息時,斷開與服務器的TCP連接。本發明實施例中的終端能夠在不需要使用數據傳輸時主動斷開與服務器的連接以節約電池電路,通過預設的功能碼方便數據接收方進行解析,并且不需要一直服務器重復發生數據包,如果超過了預設閾值,就會判斷網絡出現問題,進而主動斷開與服務器的TCP連接。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環境監測數據的傳輸方法和終端。
背景技術
現有土壤環境監測技術為單一數據類型的采集、傳輸和解析,如單一的雨量計、土壤濕度、土壤傾斜度等其中一項數據,經相應傳感器采集后通過網絡直接發送給接收數據方。這種方法只適用于單一數據的監測,而多個數據的監測需要適用多次上述技術,設備鋪設、網絡連接都造成冗余和浪費。
現有的modbus通信協議支持單數據和多數據傳輸,但其存在以下缺陷:
1、遵循modbus通信協議的從端設備(即終端)無法主動上報異常,主節點(即服務器)必須定期查看所有設備從而發現數據的變化,消耗大量網絡帶寬和時間。
2、限制從端設備數量最多為254個,但在環境監測領域,戶外放置的從設備往往遠大于254,因此就需要設置多個主節點進行接收,而主節點的價格非常昂貴,顯然現有的modbus通信協議增加了環境監測的成本。
3、從端設備與主節點的傳輸必須是不間斷連接的(contiguous),這就限制了遠端通信模塊的類型,不適用于那些可以通過緩存數據來避免傳輸中斷的設備。
4、不提供命令的安全驗證,這就導致信息的傳輸可能被竊聽或者篡改,降低了環境監測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克服上述問題或者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問題的環境監測數據的傳輸方法和終端。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環境監測數據的傳輸方法,包括:
根據服務器下發的指令中的服務器功能碼和CRC檢驗碼,獲知待執行的操作、回傳時刻以及對應該操作的回傳格式和終端功能碼;
當該待執行的操作為回傳預設日期的環境監測數據或連續回傳當前時刻的環境監測數據時,收集相應的環境監測數據,所述環境監測數據的種類不少于兩種;
根據所述回傳格式對收集的所述環境監測數據進行封裝,構成攜帶終端功能碼和CRC檢驗碼的數據包,所述數據包占用的字節數小于1400字節;
根據所述回傳時刻向所述服務器回傳所述數據包;
當接收到所述服務器的響應信息時,斷開與所述服務器的TCP連接;
其中,每種指令對應唯一的服務器功能碼,每種待執行的操作對應唯一的終端功能碼。
優選地,所述根據所述回傳時刻向所述服務器回傳所述數據包的步驟,之后還包括:若在預設時間內未收到所述響應信息,則重新發送所述數據包,當重新發送所述數據包的次數達到預設閾值時,斷開與所述服務器的TCP連接。
優選地,所述斷開與所述服務器的TCP連接的步驟,之后還包括:定時向所述服務器發送建立TCP連接的數據包,以使得服務器在建立TCP連接后的預設時間下發指令。
優選地,所述根據所述回傳格式對收集的所述環境監測數據進行封裝的步驟,具體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華創北斗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武漢華創北斗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7907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