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超音波導引及注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178012.1 | 申請日: | 2018-03-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4247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8 |
| 發明(設計)人: | 余學致 | 申請(專利權)人: | 余學致 |
| 主分類號: | A61B17/34 | 分類號: | A61B17/34 |
| 代理公司: |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 32237 | 代理人: | 鄧麗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中市烏***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超音波 肩峰 肱骨大結節 導引 進針 近端 顯影 姿勢 注射 肩胛骨 引流 積液抽吸 技術手段 肌腱 矢狀面 肘關節 探頭 病患 長軸 積液 內旋 姿位 遮擋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超音波導引及注射方法,以獨特的擺位姿勢再加上病患另一側的手適度的壓著肘關節能讓肩峰下滑囊在超音波下更容易顯影,并且可在棘上肌肌腱長軸下由近端進針;由于獨特的擺位姿勢可姿位引流肩峰下滑囊積液,并且將超音波探頭移至肱骨大結節附近在矢狀面下,由近端將積液抽吸。通過本案的技術手段可達到內旋肱骨大結節,防止肩胛骨遮擋肩峰下滑囊顯影,并且容易進針。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超音波導引及注射方法。
【背景技術】
骨骼肌肉超音波導引下肩峰下滑囊1注射為近年來被廣泛應用的技術;其主要的目的在于將肩峰下滑囊1積液抽吸或者注射具有止痛效果的針劑在肩峰下滑囊1,可減緩肩膀產生的劇烈疼痛感。
圖1為肩峰下滑囊1的構造圖,肩峰下滑囊1位于肩胛骨2下方與肱骨大結節3之間,為了探測出肩峰下滑囊1位置,醫師會要求病患插腰把手置于髖部方式,通過超音波器材探測位置后,在通過上述的注射針劑或是將肩峰下滑囊1積液抽吸。
但是在臨床上病患以插腰的姿勢檢測肩峰下滑囊1位置以及進行注射或抽吸的療程常常發現下列的問題:
(1)肩峰下滑囊1容易被肩峰或者被肱骨大結節3遮擋,導致入針容許角度受限易誤刺肱骨大結節;
(2)在注射或抽吸中,又能分成遠端進針或近端進針兩種,以遠端進針而言,現用的檢測方式患者需要縮著脖子和針頭略為朝上方進針,這樣的姿勢會造成醫生與病患之間會感受別扭與坐姿不舒適,且遠端進針是由下往上進針,范圍相對狹小(約進針角度小于10°),肱骨大結節3擋住進針方向,容易產生插入過深碰觸肱骨大結節3,若入針角度太淺則無法到三角肌里面;
(3)近端進針則由上往下進針,容易被肩胛2下緣的骨頭所擋住造成進針困難,進針角度則不免相當陡,且超音波探針不容易讓針頭顯影;
(4)以插腰把手置于髖部方式也造成病患與醫師在檢測或注射進針的過程相當疲勞;
(5)現有的插腰把手置于髖部的姿勢無法達到引流積液的效果,在超音波器材顯示下會造成醫師判讀數據不正確而不去抽吸積液,使得病患就診后仍感覺不舒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設計合理的超音波導引及注射方法,通過獨特的擺位姿勢讓超音波探頭在偵測時,讓超音波探頭顯示時能保持和超音波機器的螢幕平行狀態,提供醫師最舒適的進針姿勢,讓肩峰下滑囊容易顯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超音波導引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將手攤平伸直;
步驟二:掌心朝下,手臂朝腹部方向旋轉;
步驟三:將另一支手捉住旋轉側的手肘;
步驟四:通過超音波器材的探頭移至一肱骨大結節附近的矢狀面;
步驟五:經由上述超音波器材的探頭將一肩峰下滑囊顯示于顯示器。
一種通過超音波導引的注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應用權利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超音波導引方法;
步驟二:將一注射針由棘上肌肌腱長軸下由近端進針,且該超音波探頭移到矢狀面。
在本發明中:所述的注射針是抽出所述肩峰下滑囊的積液。
在本發明中:所述注射針進針角度為15°以上進針。
在本發明中:所述超音波探頭移到矢狀面時,該超音波探頭與顯示器的畫面保持平行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發明有益效果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余學致,未經余學致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7801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環切吻合器
- 下一篇:X線引導微創介入治療定位穿刺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