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球上自平衡移動機器人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176551.1 | 申請日: | 2018-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154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7 |
| 發明(設計)人: | 阮曉鋼;劉桐;李誠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5D1/02 | 分類號: | G05D1/02;G05D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 地址: | 100124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直流電機 全向輪 慣性導航傳感器 電氣系統 機械系統 自平衡 機身 種球 機器人 電機伺服驅動器 無線通訊設備 電機固定架 機器人結構 聯軸器固定 移動機器人 電機連接 電源系統 機身頂部 人本發明 狹窄通道 移動機器 控制器 編碼器 集約化 驅動球 自轉 球輪 轉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球上自平衡移動機器人,該機器人包括電氣系統和機械系統;所述電氣系統包括控制器(1)、電機伺服驅動器(2)、慣性導航傳感器(3)、編碼器、無線通訊設備、直流電機(4)和電源系統(5);所述機械系統包括機身、電機固定架(6)、電機連接架(7)、球輪(8)和全向輪(9);機身頂部裝有慣性導航傳感器,機身底部固定直流電機,直流電機與全向輪通過聯軸器固定,全向輪驅動球輪轉動,實現機器人行走和自轉。整個機器人結構采用集約化結構設計能夠很好的通過狹窄通道。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智能機器人范疇,尤其涉及一種能夠自主進行運動平衡控制的動態平衡機器人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發展,社會進步,機器人正逐步走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球上自平衡移動機器人作為一種全新概念的輪式移動機器人,其在單一球形驅動輪上達到動態穩定。具有與地面接觸面小,靈活性高,且能進行全方位移動的特點。具有很高的實際應用價值。
專利201510429025.8公開了一種球形自平衡機器人,該機器人包括支架、行走球、支撐輪組件、驅動電機組件、控制器和蓄電池;所述的支架上布置有上下兩層支撐輪組件,每層沿圓周方向相隔90°均布有四組支撐輪組件;通過支撐輪組件對行走球進行限位,保持支架可以繞行走球表面滑動;所述的支架上分別在縱向、橫向和軸向布置有三組驅動電機組件,控制器接收控制指令后采集姿態檢測器件的數據,運算后驅動電機轉動,進而驅動行走球產生縱向、橫向和回轉方向的三個自由度的運動。機器人具有運動平穩、轉向靈活、重量輕、結構簡單的特性。
發明內容
針對傳統雙輪以及獨輪機器人轉彎半徑大,占地面積大,靈活性差的特點。本發明在狹窄通道的適航性有顯著的提升。
現有的基于動態穩定的機器人都是基于普通車輪建造的。所以該類機器人智能進行前進、后退、以及差動轉向等基本功能。而本發明可以在實現以上基本功能的同時,在二維平面進行全方位的移動。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球上自平衡移動機器人,該機器人包括電氣系統和機械系統;所述電氣系統包括控制器(1)、電機伺服驅動器(2)、慣性導航傳感器(3)、編碼器、無線通訊設備、直流電機(4)和電源系統(5);所述機械系統包括機身、電機固定架(6)、電機連接架(7)、球輪(8)和全向輪(9)。
機身為層式框架,包括頂板(10)、中板(11)與底板(12),頂板(10)、中板(11)與底板(12)分層均勻布置;
所述頂板(10)上固定有慣性導航傳感器(3);
所述中板(11)上固定有電源系統(5)和控制器(1);
所述底板(12)上固定有電機伺服驅動器(2)和電機連接架(7),電機連接架(7)與電機固定架(6)通過螺釘固定,電機固定架(6)與直流電機(4)通過螺釘固定;直流電機(4)與全向輪(9)通過聯軸器連接;直流電機(4)與底板(12)的夾角為45度,三個直流電機(4)之間互呈120度夾角分布在底板(12)的底部;全向輪(9)與球輪(8)相切;直流電機(4)與編碼器連接。
控制器(1)與慣性導航傳感器(3)、編碼器、電機伺服驅動器(2)通過杜邦線相連,無線通訊設備通過插針固定在控制器(1)上;電源系統(5)通過導線為直流電機(4)和各電子元件供電。
在底板(12)上設有滑槽,電機固定架(6)可以在滑槽上進行滑動,進而調節全向輪(9)與球輪(8)的接觸位置。
頂板(10),中板(11)和底板(12)均設有供導線穿越的孔。
頂板(10),中板(11)和底板(12)通過銅柱(13)進行連接。
所述控制器(1)為Arduino開發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工業大學,未經北京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7655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移動機器人的全局路徑優化方法
- 下一篇:柔性制造系統的AGV調度技術





